中药“归经”理论的意义

 

归经,是指中药对人体某些经络、脏腑的病变起选择性的作用,也即是中药治病的选择性适用范围。如用属寒性的药物,虽然都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部位或偏于清肺热,或偏清肝热……可各有所专。将各种药物对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进一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逐步形成了归经理论。这一理论弥补了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用药补泻等学说的不足。例如,同为寒、热、虚、实证,但各脏腑、经络的治疗用药并不尽相同:温脾的不一定能温肾,清肝的也不一定能清心。从升降浮沉来看,降胃气的未必能降肺气。从性味来看,如麻黄与丁香同是辛温,但麻黄用在发表,丁香主在温里,药物性味虽同,所治却有很大区别。这些都说明中药的作用都各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

中医归经理论,是以经络和脏象学说为基础的,也是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因为经络与脏腑有着内外、上下的整体联系,因此,根据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与脏腑而获得对病证比较系统的认识,从而作为治疗的依据。如肺经有病每见喘咳,心经有病多见心悸、神烦、失眠,肝经病可见胁痛、抽筋,脾经病多有消化不良等。根据药物的功效主治,同经络、脏腑密切结合起来,就可说明某药对某些经络、脏腑的病变起着主要治疗作用。例如,杏仁、桔梗能治喘咳、胸闷,归入肺经;苍术能燥湿健脾,归入脾经、胃经;朱砂安神,归入心经;全蝎能止抽搐,归入肝经等。

由上可知,归经的依据,是以药物的功效、主治为主的,能治疗某一经络、脏腑病变的,就归入该经。但很多药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因此,一药归数经的情况也较多见。

在具体选用药物时,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其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因为经络、脏腑的病证,可有寒热虚实的差异,故治疗时,不可离开药物的性味、功能而将归入该经的药物不加区别的运用。如肺病咳嗽,虽然黄芩、百合、干姜、葶苈子等药都归肺经,但具体使用时则须有所选择:清肺热用黄芩,温肺寒用干姜,补肺虚用百合,泻肺实用葶苈子。此外,因经络、脏腑的病变可互相影响,故在治疗时,常不能单纯地使用某一经的药物。如肺病而有脾虚的,每辅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中医称这种治法为“培土生金”(即培育脾土,使肺金有所生养);另如肝阳上亢是由于肾阴不足引起的,则须用滋补肾阴药,使肝的虚阳不致上窜,中医称此治法为“滋水涵木”(滋补肾水之阴,使肝阴充实致肝阳不再上越而涵潜于内)。因此,在治疗用药时,我们既要了解每一药物的归经和性味、功能,又要掌握其与经络、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结合起来用药,才能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由于脏腑病证的用药选择与归经理论密切相关,现将治五脏(包括五腑)病证的有关药物归纳于下,供选用时参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