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留学生(2)

当然,这仅仅是一段小插曲。但是那次美国之行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惊讶和感慨,像是长期被压在水下面猛地一露头,才发现原来世上还竟有这般天地!

回国后也常想,出国留学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事情,不过那时也只能是想想而已。随着年龄的岁岁增长,这个梦想好像很遥远、很遥远的,不经意间却发现,这颗种子实际上已经被深深地植入了心中!

以致十多年后,我一下子有了留学的机会,尽管同时还有其他的、很多人都认为更好的选择,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留学去!

后来回国后,无论经历过怎样患得患失的心路历程,但我依然坚信,即便时光回流,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坚持最初的选择。

回到前面那三个问题上,能提出这三个问题的父母,实际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已经很深了,他们需要一个貌似权威的人来鼓励和证实他们的想法。我接触过一些中介机构,这个时候,可能一个从未走出过国门、刚刚毕业、连自己工作都朝不保夕的大学生,如能煞有介事、巧舌如簧地煽动一番,都会让我们的父母在是否让自己孩子出国的抉择上,跨出实质性的一步,遑论正确与否。

没错,我也赞同,如果是条件具备,应该放孩子出去。

我现在就可以回答前两个问题:

——应该让孩子留学去!

——最好还是去美国吧!

但是,这个“条件”所包含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实际上,更多的是指孩子自身的条件: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甚至忍耐寂寞的能力。简单地说,Q+I,即智商+情商,情商有时显得更重要。这是个“非典型”性答案。

或者准确地说,这不是答案,而是一个命题,因为还有很多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希望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是能以我亲身的经历、体验给这个命题以全面的阐述。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经济基础。除非你的孩子特别优秀,否则美国人的奖学金并不是特别容易拿的,尤其是现在,全世界都认为中国人最有钱,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这么认为。

每年20万元人民币左右吧,基本上能让孩子在一般等级的大学 “体面”地学习和生活,不太穷也没法奢侈。

我听说“穷”一些的孩子一般还能学得好一点;太富了,倒很难说。

当然,你千万别指望现在的孩子会像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早期出国留学的师叔、师伯们一样,去过那种难以想象的苦行僧般的留学生活,似乎也没那个必要了。何必呢,不然国内现在也挺好的,什么时候想开洋荤了,出去玩玩也不难。不过,我也真的听过、见过超富的留学子弟,提着密码箱,几万、几十万美元的现金,买房、买车,把老美都弄傻了,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现金)。估计这一般人也比不了,也就不在讨论之列了。

我有一对过去在国内是同事的美国朋友——老赵夫妻,他们很早就远赴美国了,那时他们很年轻。我去留学时,多方联系,巧得很,老赵一家十多年辗转美国多地后,就在离UTA只有十几英里路程的湖畔小区中扎了根。联系上后,常常到他家蹭饭,我们处得特别好,过年在他家里看的“春晚”……他们夫妻的留学经历,很有代表性,我们的来往和体会,容我下面慢慢道来。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老赵两口子放弃了即便是现在看来也很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很突然的就赴美留学了。那时我们不是很熟,没问过为什么。后来熟得到了能磕头拜把子的地步了,也没问,觉得能理解了。

有时回忆起来,最让他们两口子感慨的是,来美国到了学校后,两人浑身上下只有100美元的现金,当时黑市上值1000多元人民币,算是笔巨款了。想想我那时的月收入也就是575元人民币,就这100美元,还是老赵一家兄弟几个给凑的。

他们两口子见了教授,摊开手掌,就100美元。那时中国人穷,和现在中国人的“富”一样出名。碰到这样的中国穷学生,想必教授并不吃惊,安排住进教会,基本的吃住无忧,等奖学金。

当年几箱子春夏秋冬的衣服倒是带足了,以至于十多年后的现在,一些衣服仍然在穿。那时的100美元在美国能干什么,基本的吃或住你只选一样,大概能过半个多月,他们自嘲:真不知怎么过来的!的确,我也没法想象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我们再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是否要出国留学,尽管可能你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我还是要坚定地告诉你:

有机会一定要去,没有机会就想办法创造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