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留学生(1)

开篇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

朋友们常常问我这样的问题

——要不要让孩子去留学?

——去哪个国家留学?

——什么时候去留学最合适?

而且,所有的他们都希望我能给出坚定而准确的答案。

当年,自己要出去的时候,从没有这么深刻地想过,决定似乎是在一刹那间做出的,实际上,这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同事、朋友问我的问题,却让我越来越不敢掉以轻心地去回答。

回国几年了,萦绕在心中的种种感受仍然久久难以拂去。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常常有人问我:“要不要让孩子去留学?”

这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蛊惑人心的话一直以来深入人心。

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前景……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他们来说,或者短暂出过国,走马观花,感觉全在表面;或者从未踏出国门一步,国外完全是个未知的世界,是个谜,太遥远了,甚至缺少基本的认识;纷繁复杂的种种信息,潮水般眩晕地涌来,难以取舍,任何看似真实的说法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

这一步迈不迈出去,太重要了,关乎自己和自己唯一孩子的终身幸福与否,以及永远的后悔与否。

其实,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

在我回国的当年,正赶上儿子高考,结果成绩并不理想,“一本”略低,“二本”又偏高,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后来考上了深圳大学法学院,也是一个很好的大学。但是,我一直在自责,如果我没有偏偏在儿子高考前出国,如果我在儿子身边能多盯一盯,多说一说,也许……当然,这种假设永远是不会再有结果的。

最后,我还是让我的儿子出国了,这的确是我做的主,似乎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征求儿子的意见。

现在看来这样是有问题的,当时只是考虑不想让儿子在高考时分心,忘了孩子也是个绝对不可或缺的、独立决策的主体。

在儿子美国留学的第一年中,经历了很不适应的阶段,那段时间,他经常抱怨:“都是你们让我出国的,我一点准备都没有。”甚至到了举步维艰、差一点放弃留学的地步。由此看来,决定孩子是否留学,事先沟通非常必要,一定要孩子参与全部决策和努力的过程,让孩子有个心理适应期和准备期。的确,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出国留学的。

像是要弥补什么,而且费尽了周折,仅签证就One More了4次,几乎就要在放弃的时候,通过了。这样,我和儿子成了美国UTA(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校友。

在孩子是否出国的问题上,我是考虑的比较多的。尽管这样的问题我思考了十多年,至今我也无法评判现在的决定的价值和正确与否,若要验证,往往需要十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事实上,即便是你的孩子高中毕业、大学毕业要出去,但是他们还是个孩子,更遑论年龄更小的孩子要踏上留学的漫漫旅途,这个时候的决策权几乎全在我们父母,我们都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走错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

因此,我特别理解反复问我这个问题的父母们。

UTA,地处美国的第二大州——德克萨斯州(面积仅次于阿拉斯加),是老、小布什的老家,这是中国人熟悉的。

如今我的儿子已是UTA商学院大四的学生了,这4年多来,他经历了比我更复杂、更曲折、更艰难的心路历程,折磨、砺炼着儿子和他的父母,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有着所有中国父母一样的情结,一辈子一个儿子或女儿,总是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给孩子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在这方面我甚至比大多数父母心情更迫切。

回想起来,应该说我个人的留学情结源于我第一次出国。那应该是1993年的下半年,第一次跨出国门到的是香港。那时香港尚未回归,就像是一位傲慢的贵妇,充满神秘和未知。而对我来说,那种初出茅庐的震撼,至今仍难以忘怀。

很幸运的是紧跟着我又到了美国,到了加拿大,极大地丰富了我难以言表的感受。

那次去美国是为了举办“开放的中国”系列巡回展览,是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走出去的宣传、推介活动。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洛杉矶,当美方展览承办商看了我们的初步布展后,表示“中国味”不够,对美国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我当时感到很有趣,特别想看看美国人究竟会如何理解、认可和增加“中国味”的。

他们找来了一家有中国人参与的展览公司,于是加大红、加金粉、加荷花,喜气洋洋的,这就是他们的理解,简单而实用。美国人满意了,那家展商也就高兴了。

闲下来,我一边看展览公司的一对上海籍母女在按照美方的意图实施增加“中国味”的工作,一边和她们“中国”、“美国”地聊着天。她们是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再到美国的中国人和她们的后代。

几十年过去了,母亲老了,三个女儿大了,唯有最小的女儿老大不小的还待字闺中,成了心病。也许那时的洛杉矶还没有太多合适的中国人,也许是老太太“病”急了乱投医,满腔热情地问我愿不愿意见见她的小女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