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儒学成功路线图(4)

“心正”:塑造精神力量

意诚必“心正”。“心正”是指主观无物无欲下,内在心理、精神与身体的协调,人的身心与外在世界的协调与和谐状态。在《金刚经》中,须菩提问:如何降伏纷乱的心?如何安住不安的心?释迦牟尼回答的是:要无相布施,即亲民为老百姓做好事谋利益而不是为了得到表扬,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德,不是为了自己的名位利禄,否则,就会没有功德,也即行慈善就行慈善,不能为了个人的目的而为。梁武帝与达摩祖师之间有如是问答。梁武帝:“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 达摩:“并无功德。”梁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如何是真功德?”达摩:“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廓然无圣。”梁武帝:“对朕者谁?”达摩:“不识。”只有这种无我即无私心的布施(现称为慈善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慈善。上海曾经出现过一个大慈善家,向慈善机构赠予许多钱物,后来他出事后,才知道,他的慈善行为是一种商业利益的算计,为的是通过慈善行为搞定一些高层关系,获得银行信贷和优惠项目,从而实现暴利,因此,这种行为具备了欺世盗名的性质,结果就不会好。

唯识宗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神秀和尚认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好像更高层次的“安心”而“正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心”的本图39佛教正心力量结构

质是通过戒定慧的修持,达成去除贪、嗔、痴三大毒。如果还无法达到目标,就得通过“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的系统训练,让“心”回归到其本来的“家”(见图39)。

《道德经》中,老子提出“圣人无常(恒)心,以百姓心为心”的著名观点。“正心”的标准是想老百姓之所想,为亲民者、修身者提出了去除我执,而以最广大人民群体的利益为心理行为方向的原则。因此,老子的正心观,就类似于群众观点,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广大群众对利益的诉求,以群体最关心的利益为施政的方向(见图40)。

我们的祖宗大禹确实对人心能否保持纯正,心中没有把握。《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孟子似乎比较乐观,他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将人之仁义礼智与内心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了修身首先要修心的逻辑体系。由于人之四心是先天而存在的,故而从内心世界善良本性出发,“亲民”必然要行善政(见图41)。

陆九渊利用“天人合一”理念,提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的“明心”既是格物致知,也是尊德性,学习既是增进知识,更是为了明德致善,人心即道源。正心即是明德、亲民、至善的基础。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被私心物欲遮蔽的心。心在未发之前,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先天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因此,以“好”的心态和视角去看待群众的利益,就会发现别人的好的思想、行为与语言,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存在善良的意念,无论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单位、对国家还是社会。发现它、发扬它、尊重它,好心态就会发光,好心态就会成为人际关系的生产力。唯识宗说,一切唯心造,可能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确实有道理。因为不同的“心镜”就会照出不同的人生或事物镜像,好的心态就会遇到好人与好事。正如《当和尚遇到钻石》中罗奇格西说的,财运是为宽宏大量者提供的,不会给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提供太多机会,因为后者的心理边界太小,自己心里搞得太窄了,时时事事都要与人争个明白,想的是个人利益至上。

凤凰网上“一日禅”的话,是对正心的很好注解:

凡事多看好的一面,就容易理解与宽容,不仅能减轻对方的痛苦,事实上,是在升华自己。因为,用瞋怒的心来面对一切的人、事、物,我们的人生也将时时忿忿不平,陷于琐屑的烦恼之中,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却多心地曲解。过度保护自己的人,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条绳索绑住自己一样,常常扭曲了别人的用意,自寻烦恼。当我们包容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真正的快乐。当我们自己的心窗纤尘不染时,理智的阳光就会驱散心头的晦暗,只要我们愿意朝向阳光,阴影自然就落在身后。

因此,儒家的“正心”就是努力使自己不安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空灵状态,将私心杂念重新去除,心灵才能重新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地格物即认识客观规律。只要“格物致知”达到无私心杂念,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有规矩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亲民”之道就有正确的规范,因为天理自在人心。由于儒家学说经常是有学说而无可以操作的方案,如果内功不逮,往往流于口号而无法实践,这也是每个朝代腐败逐步强化与流行的原因之一。

如果将“正心”的修炼应用到投资领域,就是主事者不仅自己想什么、做什么,而且要先将自己从利益格局中拔出来,观察、考察、思想其他四方利益相关者的想法,从中找出多赢的策略与方案。这又是我们在力量模型中构建的新行为金融学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成功运用,还得与当时的市场情况结合,找出估值便宜、具备增长潜力的公司与股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