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地获得一个帝国(3)

主席日后成为内阁成员。乔治·康沃利斯是首位印度总督,他有效地建立起现代印度的各项体制。日后,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败投降。

问题只是暂时得到解决,公司的特许状必须定期续订,下一次审查预定在1793年举行。正是1833年第三次审查期间发生的事件,导致了第一次对华战争和香港的割让。

即使说得婉转些,一家商业合股公司被授予足以与当时最大的欧洲国家相匹敌的权力,仍算得上是一桩怪事。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英国人奉行实用主义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多少由它去,要做的只是密切注视事态发展 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对所提供资金的担忧。印度统治者手中掌握了如此多有利可图的职位,不论是否乐于用这些职位酬答自己的忠实支持者,任何一届英国政府都不愿意轻易错过这些职位,让反对党在卷土重来时占便宜。监督委员会首任主席亨利·邓达斯承认:“凡是对这个国家的利益及其宪政自由寄予厚望的人,都会清醒地不希望看到委任权集中到某一届政府的手中。”9

根据1784年的《印度法案》,印度的权力集中在印度总督手中,印度总督由王室任命,22驻扎在加尔各答,另有两名总督负责管理马德拉斯和孟买辖区。乔治·康沃利斯勋爵(1786-1794)是新法案通过后任命的第一位印度总督,他有效地建立起现代印度的各项体制。在他的统治下,孟加拉建立了文官制度、法律和司法体系;商人与行政官员也有了明确区分,后者支取薪水但禁止从事贸易 这是他们前辈的生财之道,他们“懈怠的习惯”也得到了纠正。孟加拉成为印度最现代、最强大的一个邦,其他数十个土邦依然为争夺领地和霸权纷争不已。当地的习俗和惯例未受触动,与从前王公统治时期没有什么两样,在信奉印度教的孟加拉人看来,说伊斯兰 波斯语的莫卧儿人比英国人更像外国人,办事效率更低。

康沃利斯 1781年时在约克镇率英国军队向美国人投降 富有教养、讨人喜欢,他虽然身为骁勇善战的将军,却立誓不发动侵略。1797年,威灵顿公爵的兄长韦尔斯利勋爵上任后,推行截然相反的政策。结果,在此后20年里,仍是一个贸易公司的东印度公司把印度次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并入自己的统治版图,尽管公司本身服从英国政府的管辖。

1793年,英国下院的注意力集中在刚刚爆发的对法战争,没有多大波折便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特许状审查。公司依旧掌握贸易垄断权,但在其他方面受到很大冲击。任何一个英国臣民,当然也包括印度人在内,都可以从印度与除开英国本土之外的世界任何一个地区进行贸易。这种贸易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港脚贸易”,贸易往来的船只大半是在东方制造,称作“港脚船”。港脚商人需持有东印度公司颁发的许可证,这种许可证并无限制,大量发放。境外秘密贸易日益兴盛,其他国家的国民也参与了这种贸易,这引起政府的严重关注。据估计,这种贸易每年运送商品约为10,000吨左右,在贸易总额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印度的开支日益增加;韦尔斯利勋爵推行的扩张政策以及由此而来的一连串战争,带来了惊人的开支,公司的政治预算(这项预算涉及行政事务,商业事务是单独计算的)扶摇直上。英国为反对拿破仑的艰苦斗争提供财政援助,已经掏空了财政部。英国对印度产品的需求暴跌。当时,除了英国,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广州设有商馆

23

1799年,印度进口贸易利润下降,1809年更是出现赤字;及至1824年,生丝进口完全中断。惟有对华贸易仍然保持赢利,这多亏英国人对茶叶永不满足的渴求,而东印度公司依然控制着对华贸易垄断经营权,这不但得到英国政府的保护,中国人坚持所有贸易必须在严格监督下限于广州一地进行,也为公司的垄断地位提供了一层保护。

19世纪中叶,一艘丹麦帆船在广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