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的看法是,孝行美德的真实基础是出于对先人的感激,《孝经》敕令一章,强调了这一主题。服丧三年的理由是成立的,按照孔夫子的说法,无可置疑的社会事实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仿佛这是孩子对父的一种补偿方式。谁都知道,婴儿是孝顺的典范,因为他吃妈妈奶的时候,是欣然跪着的。孝心要求我们保护父母给予的身体,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似乎又轻视了他们的仁慈。孝心需要我们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心侍候,死后顶礼膜拜。孝心规定儿子继承父道,孔子说:“三年不改父道,可为孝。”但是如果父母明显错误的话,孝心也不禁止进行改革的尝试,下面是威廉斯(Williams)博士从《礼记》中引用的一条佐证:“父母有过,不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怒,起敬起孝。”令人担忧的是,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父亲这些明显错误的告诫,是允许废除的;然而在中国则不必惊异,我们很少听说有废除父命的事情。
在《论语》第二卷里,我们发现了孔夫子对孝的本性的几种不同的解答,他是根据询问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解答的。据说,第一个提问的人是鲁国的一位官吏,回答可以用一个简洁的词语概括:“无违。”显然,这个词留在询问者头脑中,就像随着时间和思考而发展演变的一种因子。“无违”这个词简明的意思是“不违命”,一个进行询问的叫孟懿的官吏,作这样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孔夫子像以后的其他同胞一样,有一种“欺瞒的才能”,不是亲自向孟懿作解释,而是等到过一段时间之后,一个门徒驾车送他外出,才重复这个问题,作了回答。名叫樊迟的门徒,听到“无违”这个词后,很自然地问道:“您的意思是什么?”这给了孔夫子一个透露真意的必要机会,于是孔夫子说了下面一段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夫子和樊迟之间的对话,是意欲由前者的提问,引起给后者的解答,然后再转述给孟懿,这样,孟懿发现孔夫子这里所说的意思是从“无违”一词推导出来的,在孔夫子对提问的其它回答中,什么都表示孝顺的意义?孔夫子强调对父母应该敬之以礼,如果不以礼敬之,仅仅照料身体,就是降到了狗马的标准。译者注: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