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个事实,也说明了冯小刚对《夜宴》构思和创作,没有得到业内权威机构的普遍认可。
今天,我们以多多少少带着“事后诸葛亮”色彩的文字平心而论:在《夜宴》的主创人员中,负责摄影的张黎、负责作曲的谭盾、武术指导袁和平、服装叶锦添等人可以说是尽职尽责,为影片设计了出色的“硬料”;章子怡等几位主演也表现出了各自的应有水准(我个人还觉得影片的镜头运用和画面构图是最大的亮色,应该给摄影指导张黎老师加分)。让该片失分的地方,是拖沓平冗的叙事节奏和毫无亮色可言的人物对白,没能将上述这些“硬料”干净利索地攒成一件漂漂亮亮的“活”。而这部分问题最大、争议最集中的工作,恰恰应是由电影的编剧和导演负责的地方。
对于靠现代都市喜剧片起家的冯小刚来说,从京味喜剧遽然跳跃到陌生的古装武侠题材,这种骤转实在是让他勉为其难了。
《夜宴》让他“为难”了,他也让《夜宴》“难为”了!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迫不及待地认为我下文马上就要说,《夜宴》是个市场失败、赔本的电影了吧?
恰恰相反,我要为《夜宴》做一个色彩鲜明的总结:这部电影证明了冯小刚并不擅长执导古装武侠片,却证明华谊兄弟公司作为一支团队,有能力操作商业大片了--
就在2005年11月上旬,当冯小刚还在京北小汤山的棚里带着全体剧组人员加班赶工时,总裁王忠磊就带着刚刚粗剪的推宣片花奔赴洛杉矶,参加当年的美国AFM展会(American Film Market),并由此开始了《夜宴》的海外预售活动;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内,华谊兄弟宣布:已经以500万美元的“天价”,与日本最大的海外电影发行集团GAGA签下了《夜宴》的日本版权出售协议(这家公司此前几年买过星爷《少林足球》的日本版权,随后几年还买过周董的《头文字D》)。2006年1月,GAGA的两位代表作为来宾,和刚刚入股华谊兄弟的马云一起出席了《夜宴》的杀青宴;
从2005年9月到该年年底,娱乐媒体多次报道,刚刚签到华谊兄弟音乐旗下的“超女”张靓颖将主唱《夜宴》的主题曲;
2006年2月,借第56届柏林电影节开幕的机会,《夜宴》进军欧洲电影市场;
2006年5月,王忠军、王忠磊、冯小刚和几位主演组成的“华谊集团军”高调亮相第58届法国戛纳电影节。华谊只是“参展不参赛”,此举目的只有一个--还是借机推销《夜宴》。在当地活动期间,公司投入重金,以新闻发布会、酒会、平宣等多种形式向欧洲电影发行商介绍、推广影片。
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5月这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华谊兄弟为该片策划安排了一系列的海外推广活动,俨然在这个地中海沿岸城市达到了宣传声势的最高潮……
华谊兄弟公司安排的这一系列活动,既紧凑又清晰。不同的活动,出席方式与人员阵势也都各有特色,绝不雷同,但目的都非常明确--借一切有利的机会,向海外市场推销《夜宴》。就在这半年内,公司高层、剧组导演和主要演员为了一部影片的映前宣传,频繁地出现在西欧和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几个电影展会和电影节上,掩饰在西装晚礼服与灯红酒绿这些表面现象之下的,是华谊兄弟瞄准海外市场安排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推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