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冯小刚(2)

类似这种以少数创作骨干人员为核心,以影视制作与发行为主力,带动整个团队和关联产业的经营方式,不仅体现在华谊兄弟的影视与艺人经纪业务里,同时也体现在影视与广告、音乐唱片等其他业务上(别忘了,王氏兄弟的起家老本行就是广告业),以及华谊兄弟与娱乐界同行、广告客户的各类合作当中。

华谊兄弟上市前公开的招股书里,用“产业链优势”这一条概括了影视剧业务与艺人经纪业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司是国内实现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有效整合的典范,是在产业链完整性和影视资源丰富性方面较为突出的公司之一。在公司统一平台的整体运作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业务与艺人经纪业务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

一方面,公司的影视业务能够为公司签约演艺人员提供宝贵的演艺机会,保证了公司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作、艺人知名度的提升和商业价值的深度挖掘。

另一方面,公司丰富的演艺人才储备又可以为公司影视业务提供知名演职人员,互利的合作能够在保证影视剧质量和市场号召力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

影视制作与发行,艺人经纪代理,不仅是目前上市公司(A)最主要的两个经营业务,也是目前仅有的两个赢利业务(华谊兄弟音乐独立于华谊兄弟传媒之外,并不属于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如果冯小刚这“一发”被牵,足以导致华谊兄弟包括股价在内的“全身”皆动。

自2005年之后,刚刚成立的华谊兄弟影视传媒(A)其实是靠银行贷款负债式经营的。在华谊兄弟公布的财务报表上,2006-2008年公司运营账目都是负数。这期间,冯小刚创作的两部大片《夜宴》和《集结号》都是靠银行贷款制作的。将动辄超过五千万元人民币的金额贷给高风险的电影业,如果不是有往年票房一向保持优越成绩的冯小刚作为信誉保证,任凭王忠军费劲口舌,恐怕也无法说动那些只认钱不认人的银行高管。

因而可以说,显著的符号效应和关联效应,是“华谊兄弟·冯小刚模式”最明显的特征。

2009年9月底,华谊兄弟即将上市的消息传出不久,一家媒体马上给我打电话,讯问我对此事的看法。我和这家媒体接触已经有四年,亲自打电话的这位编辑和我认识的时间还要更久。在最初习惯性的试探和谨慎摸底之后,我依然以自己一贯的调侃语气告诉他:当华谊兄弟登陆深交所电子大牌的时候,其股票名称既可以叫“华谊兄弟”、“华谊传媒”,也可以叫“小刚影视”……

看过我上面这段话,谁还能认为冯小刚对华谊兄弟的重要度,只有区区18%呢?!

也是最近一两个月当中,当很多人向我询问华谊兄弟的情况时,或多或少提到了其他民营影视传媒公司,比如保利博纳、光线影业等等。在这几家民营影视娱乐集团里,华谊兄弟明显抢了风头,原因在哪里?

王氏兄弟擅长利用媒体资源是一个重点,以冯小刚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更是重点里的重点。

不妨把这几家公司和他们各自的“领军人物”放在一起,平心而论:

论综合能力,保利博纳的于冬和光线影业的张昭丝毫不比王氏兄弟差;论个人魅力和上镜率,王忠军明显高过其他二者;论与电影相关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电影学院毕业的于冬和电影制作专业出身的张昭又要强过王氏兄弟。三家和三位本来是各有特色、各有短长的。

光线影业在2006年之后才进入电影投资和发行领域,时间不长,整体实力与另外两家明显有差距,这在意料之中。然而,当年几乎和华谊兄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保利博纳也被前者盖过了风头(至少从媒体报道的表面现象看上去是如此)。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保利博纳没有给自己打造出一个类似冯小刚这样的“符号人物”,因而也就不能尝到“符号人物”为企业带来的关联效应、品牌财富和更深远更广泛的衍生影响力了。

于冬的博纳影视文化公司创建于1999年,王忠军的华谊兄弟开始投资电影业也是在1999年前后,两家几乎就在同一时间起跑。实际上,保利博纳这十年的经营也可以用“生机勃勃”来形容,他目前的宣发和院线渠道做得可能比华谊还更完善、更可靠,公司常年运营情况也非常健康。

而且,于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下海之前又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供职,已经对电影行业有很清晰的了解。于冬给人的感觉是略显含蓄而内敛,而骨子里是一个非常内秀和缜密的人。我每次看到于冬,都能从他身上感觉出中影集团韩三平董事长的影子,这可能和韩老大曾经是他的老上级不无关系。

于冬的行事方式也相对低调,在媒体上镜率方面没有王忠军王忠磊那么高。但是他对中国电影产业方方面面都有非常深入的觉察和体会,还时常在一些电影刊物(譬如《电影艺术》)上发表相关的学术文章,这些文章就可以从某个侧面让人看出于冬的眼光。在本书中我可以说,如果从“电影产业从业者”这个角度去作判断的话,同样长期担任出品人和制片人的于冬,对中国电影的认识水平,比王忠军要深刻得多。

于冬和王忠军,二人都是各自企业的“领军人物”,但后者与冯小刚这么一个“符号人物”的搭配,就取得了“大于两者之和”的效果。“冯王组合”的成功,就是促成华谊兄弟早年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么说吧,相比于于冬,王忠军占据了一个绝对优势:他拥有冯小刚这张“The Million Pound Note”,他根本不需要将其花出去,只要不时亮出来,显摆显摆,在名利的诱惑下,便足够让别人对他趋之若鹜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