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扫净心尘,远离烦躁(7)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示,道不失矣。”

——《四十二章经》

【译文】:一个僧人夜晚诵读迦叶佛遗教经,声音悲切紧张,产生了后悔不想继续修行之心,佛问他:你过去在家里,曾作过什么事?回答说:喜欢弹琴。佛问:琴弦如果太松了怎样?回答说:发不出声音。佛又问:弦太紧了怎样?回答说:弦断声绝。佛再问:如果弦不松不紧正适中怎样?回答说:各种声音都谐调具备了。佛说:出家人学道也是如此,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只有心身清净安乐,道就不会失去了。

南怀瑾先生的观点是,只要身心清净安乐,就能享受人生真正的快乐。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人们要么嫉妒别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要么心生怨恨,很在意别人的说法、看法,一旦这些说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就生气、发火;要么在为钱为财蝇营狗苟,贪得无厌,很少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境地。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师就告诫人们:“瞋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躁,重则肝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

战国初始,晋大夫智伯曾联合赵国、魏国、韩国消灭了强敌中行氏,并占领了他的领地。但事后智伯很不满足,认为,主意是他出的,仗是他打的,可是自己得到的少,而赵、魏、韩三国受益大,觉得不公平。

于是,智伯便先向韩国索要土地。韩国惹不起他,为息事宁人,便割给他一块土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