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民对王明路线的批判比延安整风早了三年

在反复细致地阅读过毛泽民的《读后感》后,作者强烈感觉到,这不是一篇普通的读书笔记,而是毛泽民通过3个月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重温党的历史,经过深思熟虑后,向共产国际执委会交出的一份厚重的结业论文。

这里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毛泽民的《读后感》写在1939年下半年,距离延安整风——全党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早了近3年的时间。据一位老同志回忆,直到1942年,在华北前线纪念抗大成立6周年的大会上,与会代表人手一册的纪念品,还是王明的《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的小册子。由此可见,毛泽民在莫斯科对党内路线斗争的深刻认识和纯熟分析,特别对王明问题的认识,尤其显得弥足珍贵。

捧读这沓沉甸甸的《读后感》,作者不由得陷入沉思。一个只读过4年私塾的韶山农民,一个始终从事经济领导工作的工农干部,在以往的党史研究中,从未有研究者关注到他在党内政治斗争中有何作用和建树。毛泽民本人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也曾说过:“因我是泽东同志之亲兄弟,党内许多重要事件并不告诉我。泽东同志也因避免借口,党内斗争从未和我谈过。因此,我所知道的,也仅上述那很少的一点。”

那么,为什么他在莫斯科对党的路线和政治斗争的脉络能梳理得这样清楚,分析得这样透彻,叙述得这样流畅?作者不禁想要追问:“这真的是毛泽民本人写的东西吗?”但仔细想来,其实又完全合乎情理。

毛泽民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亲历了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全过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毛泽民在党中央机关工作,先后接受中共总书记陈独秀、中共负责人李立三和中共临时中央的直接领导,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立三路线、王明路线的复杂斗争环境。他本是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问题的人,加之兄长毛泽东的影响和熏陶,因此对党内问题的分析有独立的见解,从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面对着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各种矛盾,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定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毛泽东先后写下《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著作,分别从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思想路线上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剖析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指导思想,及时地回答了党所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并把这些现实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来分析,为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切,对大弟毛泽民路线觉悟和理论水平的迅速升华,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如毛泽民在《读后感》的后记中所写的:“我在莫斯科治疗期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得以阅读了过去略微知道和零星掌握的中国共产党的新旧文件,并阅读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出版的有关中国共产党问题的材料。为此,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是我有生以来时间最长的。因此,这给了我撰写笔记的极好机会,对于我来说十分宝贵。由于我的理论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以及时间有限,未能系统地写好笔记,甚至多有疏漏。但是,我在笔记中提出的批评,依据的都是客观事实和充分的论据,毫无恶意和主观之处。我写这个笔记完全是为了党的利益,是对党的义务。”

毛泽民这份写于1939年的《读后感》,毕竟写在党的整风运动开展之前,写在共产国际解散之前,在对党内一些重大事件的认定上,难免受到历史和所处环境的局限,但这份《读后感》无疑是一篇檄文,是一柄投向王明“左”倾路线错误的利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