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洪秀全会是一支潜力股,一路飙升,圆了洪镜扬的梦想吗?
洪秀全也决定给父母争口气,为家庭争点光,所以发奋读书,而且成绩优异。据说他悟性很高,触类旁通,十二三岁时,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踯躅在广州的街头。
第四次落榜的洪秀全,孤零零地淹没在繁华都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抑郁而惆怅。
翻一翻洪秀全的求学史和落榜史,谁都会对他表示深切的同情。
1829年,第一次参加院试。县、府试通过,院试落榜。十六岁。称童生。
1836年,第二次参加院试,县、府试通过,院试落榜。二十三岁。称童生。
1837年,第三次参加院试,县、府试通过,院试落榜。二十四岁。称童生。
1843年,第四次参加院试,县、府试通过,院试落榜。三十岁。称童生。
洪秀全同学十年寒窗,十五年考试,四次落榜,屡考屡败,屡败屡考。
其执著,着实让人钦佩;其结果之惨烈,着实让人同情。
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洪秀全的坚持,来自科举考试的巨大诱惑力。
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衣锦荣归,对读书人有着足够的杀伤力。
据说,乾隆年间,一位仁兄考到六十岁,仍然矢志不移、持之以恒地参加举人考试,结果还是名落孙山。乾隆得知,大为感动,特批通过。科举考试之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