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确感悟这种伟大的一致性,印度的祭司们想出了一个奇怪的方法。他们在印度的浓密的原始森林里的某处坐下,一门心思地思考这个问题:接连几小时,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之久。他们总是直挺挺地静悄悄地坐在地上,盘着腿,垂着眼。他们尽量少呼吸,尽量少吃。是的,他们之中的某些人还以特殊的方式折磨自己,以做忏悔并做好在内心感受神的气息的充分准备。
公元前3000年,这样神圣的人、忏悔者和遁世修行者在印度有许多许多,今天也还有,但是他们中的一个却与众不同。这个人就是王子乔答摩,他生活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这个后来被人称为觉者、佛陀的乔答摩是在东方的最富丽堂皇的环境中长大的。据说他曾建造了三座宫殿,一座供夏季居住,一座供冬季居住,一座供雨季居住,宫殿里总是响着最悦耳的音乐,他从不离开宫殿。他的父母一直不愿意让他从小阳台上下来,因为他们想让他远离一切令人伤心的事物。所以他们不允许任何受苦难的人在他身边出现。可是有一次乔答摩乘车驶离他的宫殿,他看见一个弯腰弓背的老人。他问陪伴他的驭车人,这是什么人,驭车人只得给他解释一番。他若有所思地返回他的宫殿。另外一次,他看见一个病人,关于疾病的事人们也从未给他讲述过。他回到他的妻子和他的小儿子的身边时,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了。第三次他看见一个死人。这时他不再愿意回宫了,而当他后来看见一个出家修道的人时,他便决定自己走进荒野,去思索这人间的苦难,在老年、疾病和死亡中向他显示出来的苦难。
“我还正在青春时期,”有一次他这样宣教说,“光彩照人,一头黑发,享受着青春的快乐,风华正茂,我便违背我的哭泣和悲叹的父母的愿望,剪掉了头发剃掉了胡子,身穿灰暗的衣衫,离家出走,走进茫茫荒野之中。”
他过了六年修道和忏悔的生活。他比所有的其他人都想得深远,他比先前的任何人更严酷地折磨自己。他这样坐着时,便几乎根本不再呼吸,他忍受着最可怕的疼痛。他吃得如此之少,以致他竟虚弱得倒下。但是在所有的这些年月里他的内心得不到安宁,因为他不但在思索世界是什么,是否一切在根本上全都是一回事,他还思索这世上的全部不幸,思索人类的全部痛苦和灾难,思索老年、疾病和死亡。在这方面的忏悔还是帮不了他什么忙。
于是他又开始渐渐跟所有的人一样进食、积聚力量和呼吸,所以迄今除了一直颂扬他的,其他修道者便很鄙视他,但是他毫不动摇。有一天,他在一棵无花果树下那景色宜人的林中空地上打坐,他来了灵感。他突然懂得了,他在这些个年月里寻找的是什么。这就像一种内心的光亮,他突然见到这光了。所以他现在便是觉者,是释迦牟尼。于是他就去向所有的人宣告他的内心的重大发现。
于是你一定会很想知道,乔答摩在那棵无花果树下,这就是说在那棵灵觉树下所悟到的摆脱一切疑惑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如果你要我稍许给你解释一下这个真谛,那么你就得对此进行一番思考,毕竟乔答摩整整六年只思考了这一个问题。伟大的知觉,苦难的重大摆脱全凝聚在这个思想中:如果我们想使自己免遭苦难,我们就必须从我们自身做起;一切苦难来自于希望。大致的意思是:如果你因为得不到你希望得到的一本好书或一件玩具而伤心,那么你可以做两件事,你可以想方设法得到它,或者你可以不再希望得到它。如果你做成了两件事中的一件事,你就再也不会悲伤了。释迦牟尼这样教导:如果我们不再希望得到一切美好和舒适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总是渴望幸福,渴望舒适,渴望赞赏,渴望柔情,那么,我们往往也不会在我们缺乏这一切时感到悲伤了。谁不再有任何愿望,谁也就永远不会悲伤。只需消除渴望,人们也就可以消除苦难。
“但是人们对自己的愿望是无能为力的呀。”你会这样说。释迦牟尼不这样认为。他教导说,人们经过经年的自我修炼能够做到不希望得到的比想希望得到的更多,像驭象人驾驭象那样驾驭自己的愿望。这是人们在尘世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不再有任何愿望。这就是他所说的“内心清静”,一个在尘世无所渴求的人至高无上的、宁静的欢乐。此人对一切人都同样仁慈,对谁也无所要求。谁这样驾驭了一切愿望——释迦牟尼这样继续教导说——谁也就在死后不会再来到这世上,因为灵魂之所以会转世——印度人这样认为 ——其实是因为他们留恋生命。谁不再留恋生命,谁就在死后不再进入这“生死循环”。他会进入虚无,进入无愿望无苦难的虚无境界,在印地语中这就叫涅。
这便是释迦牟尼在无花果树下所参悟的道——没有实现愿望而摆脱愿望,没有止住渴望而消除渴望的道。通往这个境界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这一点你能想象得出来。释迦牟尼称这条道路为“中间道路”,因为它在无益的自我折磨和无思虑的舒适生活之间通向真正的解脱。这里的关键是:正当的信仰,正当的决定,正当的言语,正当的行为,正当的生活,正当的追求,正当的意识,正当的沉思。
这是乔答摩宣讲的教义中最重要的内容,这种讲道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致使许多人追随他并像敬奉一位神那样敬奉他。今天世界上的佛教徒几乎与基督徒一样多,在后印度,在锡兰(现在叫斯里兰卡),在中国特别是西藏地区和日本的佛教徒尤其多,但是只有少数信徒能够按照释迦牟尼的教义生活并达到内心清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