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样一个情节展开之中,这些士兵为什么参加战争这一点变得有点不明不白。一定要让大家知道他们行动的意义,不然这个策划的原本目的和制作意图就不能完好地展现出来。于是,就设计了在旅团司令部,师团参谋长对各部队长官说明作战计划和战况,紧接着是部队长官向小队长进行说明的场景。但是,将校们的行动被淹没在士兵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战斗场面被安排在片中各处,但大多数是作为背景,或是在这些战斗结束之后通过角色之口一带而过。相原伍长与间宫一等兵出去侦察,遇到英国士兵,间宫受到致命伤害,这个情节出现在电影的后半部分;进入尾声时,缅甸独立义勇军也加入到日本部队中与敌人展开真正的交火,这形成视觉上(以及听觉上)的高潮,通过这些,士兵们的个人体验得到表达。电影尾声部分,大量地反复使用了"炮弹的爆炸"和"爆炸的炮弹"的说法。
在这场战争中,足立军曹受了重伤。他被送往后方的兵站医院,剧本暗示他可能不会再回来,在失去了核心的大家庭的悲痛气氛中,战友们纷纷表达问候。处于预料到死亡、从容面对并迎接死亡心境之中的足立军曹这样说道:"就我自己来说,我是这样想的,该做的都做了……再没有什么事了。心情十分爽快……"反过来安慰并鼓励战友。这里形成了剧本的故事性和情绪上的一个高潮。这里有一句追加的台词:
足立军曹:看吧,天空多么美丽……就像是日本的天空一样。
还有一处这样有名的台词出现在下面的场景中:(升任为)军曹的相原来到队长的房间汇报情况,他走后,队长靠在窗边,仰望星空:
前田队长:明天也是个好天气……很炎热的……
在战争已成为过去回忆的时代,《东京物语》中的笠智众嘴里提到了非常相像的话。
剧本《缅甸战役:遥远的祖国》的末尾这样写道:"在缅甸的大平原上迅猛前进的列车。/太阳正在头顶上。"这最后场景的序号是第一百九十一。上一部作品《父亲在世时》是第八十四。战后的《东京物语》也不过只是第一百七十六。仅这些数字无法做单纯的比较,但《缅甸战役:遥远的祖国》肯定是那个战争时期的超大型电影作品。
《电影之友》1942年12月号报道说:这个剧本自9月上旬至11月初,花了两个月时间完成。不过这个报道还附加提到:"这只不过是第一稿,并非定稿,小津安二郎外景制作成员踏上缅甸的土地时,也许对脚本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小津为了去当地,好像已经做好准备,正在待命。《映画旬报》的"制片厂通讯"栏11月21日号中11月2日的调查写道:"最近准备前往当地。"然而,这个状态一直持续着,行动停止了。
原因可以考虑有两个。一是主要演员之一、打算扮演相原伍长一角的佐野周二又一次应征入伍。《映画旬报》1943年1月1日号上12月12日调查的"制片厂通讯"栏中所说的:"正在做前往东南亚的准备工作,但是佐野周二因个人原因不可能出演了,因此修改脚本的同时,正忙于选拔代替他的演员。"指的就是这件事。小津的电影是在考虑好主要人物的形象之后构思的,再以此完成剧本的创作,这是原则,所以需要换掉主要演员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父亲在世时》摄制工作的开始比预期要晚,据说是因为笠智众和佐野周二都被别的电影束缚,要等他俩的时间空出来。但是,这一次却是因为部队,小津再无法强调自己的主张。但正由于这部影片是部队的策划,所以关于佐野的出演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采取一种特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