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田家的兄妹(13)

对电影行业来说,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晴天霹雳,但是又无法避免。经过一个月的争论(争论过程省略),最终于9月19日由情报局提出了方案。根据这个方案,确定既有的十家故事片制作公司被统合为三家。松竹把兴亚,东宝把东京发声、南旺、大宝和宝塚以及其旗下的公司分别吸收合并,日活、新兴和大都组成第三公司。第三公司由不同系统的三个公司合并,在建立时遇到了困难,不过由于12月8日对美英宣战,"大东亚战争"开始,"国民性的自觉"使得事情了结,1942年1月,以大日本电影制作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而告一段落。但当时并没有设总经理,1943年,菊池宽就任总经理。

情报局当时的计划是设立两个公司,之所以改为三个公司,据说是因为新兴电影的永田雅一活动的结果。这对代表松竹进行交涉的城户四郎来说,是一个意外的结局。城户认为新兴属于松竹系统,并表示支持新兴合并到松竹的方案,对城户来说,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被永田所戏弄的感觉吧。但关于这件事,平日气盛的他表现出来的抱怨却显得很少见。

这且不提,电影配给的一元化问题也在这时定了下来。社团法人电影配给公司于1942年2月6日建立,各个公司的配给业务被统合到这个公司内,自4月1日起开始工作,在红、白两个系统中,分配给红系的是东宝的作品《绿色大地》,分配给白系的是松竹的作品《父亲在世时》。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动员观众的人数上,《父亲在世时》要超过《绿色大地》。《绿色大地》由岛津保次郎演出,演员有原节子、藤田进、入江高子,这是一个豪华阵容。与此相反,《父亲在世时》尽管有佐野周二和水户光子出演,但主演是长年一直担任配角的笠智众,这是一部质朴的电影。尽管如此,《父亲在世时》的观众还是超过了《绿色大地》,让人推测出小津安二郎导演的电影显现出一定的票房价值。众所周知,在松竹公司时,岛津曾是叫座影片的制作者,小津的电影很少有观众。这时情况发生了逆转,可以说比较引人注目。

然而,情报局的电影新体制最终方案中加了一项:"为了谋求提高企业合并之后电影的质量,于国家机关设置有关策划审议的常设机构,强化脚本的事前审查。"创作自由度越来越狭窄了。

介绍一个传闻。《映画旬报》1942年5月1日号的"时事录音"栏目中记载了《父亲在世时》推荐给文部省的经过。

这个制度是基于《电影法》第十条及"电影法实施规则"第十六条,于1942年1月开始实施的。《父亲在世时》的推荐是第六届,于4月6日决定的。推荐的理由是:"本电影描写了出于自己的责任感从教师的位置上退下来的一位中学老师的一生,在追求父与子的情感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而且是崇高的伦理方面值得推荐。"不过,推荐一般在首映前决定,但这部电影推后了,这个传闻就是有关这方面的。

3月底,文部省的电影委员不仅从日本的观点出发,而且还发表了有关下列要求的宗旨:大东亚意识,即在大东亚的无论什么地方都能够看得懂,要具有强化"共荣圈意识"及这种意图色彩的内容。这之后第一个遇到这个问题的就是这部《父亲在世时》,如果在以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就会得到推荐,但从这个新的标准看,的确会成为要探讨的对象。

(省略)

然而,这里我想要指出的是这期间出现的传闻。传闻说:"文部省根本没有兴趣推荐这部作品,考虑到情报局国民电影的面子--即情报局的立场--才做了推荐。"还有传得更加玄的:"由于情报局要求,才做了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