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碌碌无为的1936年(9)

5月25日调查:继续拍摄《独生子》,同时又完成了菊五郎的《镜狮子》。

关于《镜狮子》,在《电影旬报》的前一期--5月21日号上有这样的报道:

由国际文化振兴会策划的菊五郎的《镜狮子》,前几天在歌舞伎座的舞台上开始了拍摄工作,这是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绍值得日本自豪的歌舞伎的尝试。14日清晨八点开始,在歌舞伎座的菊五郎的后台,在松竹大船的小津安二郎导演的指挥下,拍摄扮演小姓弥生和狮子精灵的演员的化装过程,于此,全有声电影《镜狮子》最终完成。

《镜狮子》完成了,但此后还有更大的灾难在等着。

6月5日调查:继续拍摄工作。

6月15日调查:正在拍摄良助家的布景。

6月25日调查:布景拍摄结束,准备外景拍摄。

6月29日下午三点半,在帝国宾馆的演艺场举行了国内非公开电影《镜狮子》的试映仪式,有关人员和各界著名人士受到招待。"主演"菊五郎由于舞台排练未能出席。"最主要的是拍摄结果,或许是由于放映技术的不熟练,放映中胶片有点松弛,出现了几处不合速度的地方,振兴会方面慌忙提出要重新放映,但最终在'对内行人来说其好处自然明白'的情况下结束了试映仪式。参与电影拍摄的松永和风和第六任夫人等人却似乎表现出相当的不满"(《都新闻》,6月30日)。这种不满终于爆发,涌现出反对出口的论调。这对当时特别大张声势的匿名批评栏目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攻击目标。他们分别打中这部电影的软肋,既畅快又有趣。例如《东京日日新闻》7月16日晨报的"蜗牛的视角"栏目中说,"本来《镜狮子》就是人类模拟动物,捋着低垂的长毛欢快地跳舞",这的确也道出了其真实的一面。就连颇具同情心(?)的批评家小林猷佶也这样写道:"电影多少也有点令人心情舒畅、理所当然的一种感觉。"(《镜狮子及其他》,《电影旬报》,1936年8月1日号)这当中既传达出国内对非公开放映这种策划方的装腔作势方针的反感,也传达出对"我的才华不是给花十钱、二十钱的观众看的哦"这种菊五郎的态度的反感。无论如何,正如小林所记述的那样:"作品本身并不完美,这是公认的。"

与批评的热浪沸腾相比,小津的名字极少为人们提及,这也许是出于这样一个理由,即"虽然无法得知事实的真相,但是根据大街小巷中所传说的,在电影拍摄期间,或者在拍摄完成后的剪辑期间,制作方受到极度的压制,几乎处于根本无力提高所预期的电影效果的状态之中"(《大波小波》,《都新闻》7月2日)。也就是说,电影《镜狮子》中小津的立场和作用并没有被当做多么重要。没得到好评这个问题与小津不相干。

两个月后,主演者菊五郎在伊香保的疗养地针对如果电影不能出口的提问做了这样的回答:"如果不能出口,就把这部电影买回来,在众目睽睽之下烧掉。"(《都新闻》,8月30日)

7月5日调查:信州外景。

7月15日调查:正在拍工厂街的外景。

7月25日调查:正在拍东京近郊的外景。

8月5日调查:前往信州方向拍外景。

8月15日调查:正在拍摄东京近郊的外景,预定在8月里完成。

8月25日调查:完成《独生子》(第一部有声电影)的拍摄。眼下正在剪辑,决定9月中旬首映。

9月5日调查:《独生子》完成。首映决定在9月第四个星期进行。

9月15日调查:紧接着《独生子》之后的第二部有声电影,内部决定拍摄与表达情绪的电影不同的场面壮观的电影,马上着手构思原创故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