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弟之二(5)

《弟子规》讲完了路上遇到长辈应该守的礼节以后,接着又讲了另外的一套礼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者立,幼勿坐",假如长辈站着,小辈肯定不能先坐。这是明确的。下面一句,"长者坐,命乃坐",不是长者坐下去了,你小辈就可以坐了,而是长辈坐好了,还得叫你坐,你才能坐。他不打算叫你坐,你小辈也只能站着。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礼节,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怎么办吗?

比如,长辈说:小钱,你请坐。我坐下了,但长辈不坐,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你怎么办?现在很多孩子就这么坐着,长辈在那儿走他不管,这是不可以的。过去,晚辈是要随着长辈的走向调整坐姿的。长辈走过去,我们应该慢慢转过去;长辈走过来,我们应该慢慢转过来,等长辈开口跟你说话。我们不能木头一样坐着,长辈爱怎么走怎么走。这些规矩都是非常细微的,非常讲究的。

关于"长者坐,幼者立",中国传统当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程门立雪。

宋朝时,有两个年轻的学子,一个叫游酢,一个叫杨时,他们去拜理学大师程颐为师,哪知道老夫子闭眼在那儿养神,养着养着还睡着了,这两个人一直在那儿毕恭毕敬地站着。程老夫子睡醒时,发现窗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厚。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强调年轻人对老师的异常强烈的守礼精神,说他们在雪地里站着,那么这两个人基本上也变成雪人了,所以叫程门立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弟子规》接下来讲跟长辈交谈时要遵守哪些礼节。我们都知道,同尊长交谈要尽量使用"请"和"您"这样的礼貌用语。那是不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呢?和尊长交谈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细节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呢?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首先,对长辈说话你声音要轻,不能对长辈嚷嚷。我们现在发现很多小辈对长辈几乎都是嚷嚷的:爷爷,你过来。爷爷啪啪啪地跑过去。奶奶,你过来。奶奶也啪啪啪地跑过去。好了,我自己玩儿,你们可以走了。爷爷奶奶白跑了。这个是不可以的!你对长辈说话声音要轻一点,柔和一点,表示一种敬意。但是如果长辈年纪大了,耳朵听力不太好,你和他们说话的声音太轻也不好。"低不闻,却非宜",长辈听不见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把握一个度,根据你和长辈的交往,知道长辈能够接受多大的音量,你就用多大的音量说话。

"进必趋",你上前跟长辈说话的时候,应该小碎步,不能踮着脚尖走。"趋"不是简单地向前走的意思,而是微弯着腰、略低着头往前走,这样靠近长辈。"退必迟",你跟长辈说话的时候要略快,但告辞的时候,动作节奏要略慢,这是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你不能给长辈有这种感觉:老人家,你真烦,真啰嗦,我来跟你说话是受罪,跟你少待一秒钟都是好的,所以我赶紧走。这种感觉千万不能让长辈有,你也不能这么想。第二个层面,告辞的时候,一般来讲前两步是面对长辈后退,你不能在长辈面前一个向后转,后脑勺往长辈面前一晃,不可以,应该先退两步,再转身退走,所以必须迟缓。"问起对",长辈如果有所询问、有所指教或要发问的话,你得站起来回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