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床和剑(1)

后来有一年孟尝君代表齐国出使五个国家,其中一个国家是楚国,楚王为了表现对孟尝君的重视,就送了一件稀世珍宝给孟尝君。这件稀世珍宝是一张床,一张用象牙雕刻的床。我们知道即使是一双象牙筷子也是很珍贵的工艺品,楚王送给孟尝君的却是一张至少能睡下一个成年人的象牙床,这不仅是一件极具观赏性的工艺品,而且也是一件奢侈豪华的生活用具,既能观赏,又能睡觉。这样的东西即使今天在国家级的博物馆里也很难见到,因此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堪称国宝。为了保证把这样的宝贝安全地送给孟尝君,楚王命令一位登徒负责押送这件宝贝去齐国,把这件宝贝送到孟尝君府上。登徒是一个官名,这位楚国的官员接到了这个肩负楚、齐两国友好往来的任务,不仅没有感到无比光荣,反而当场吓了个半死,连续几个晚上夜不能眠。象牙床不仅是国宝,而且是易碎的高价国宝,在运输条件极其原始的战国时代,把这件国宝毫发无损地送到千里之外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万一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闪失,登徒不仅可能倾家荡产,而且很可能会蹲大牢,甚至掉脑袋也有可能。登徒跟孟尝君其实一点也不熟,楚王为了拉拢孟尝君就让登徒陷入了可能家破人亡的险境,登徒实在是冤枉。登徒想了很久,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也没想清楚自己到底是得罪了楚王还是楚国的哪位大官,这事看起来很像借刀杀人,对于登徒来说真是无妄之灾。

后来这位登徒找到了孟尝君手下一位名叫公孙戌的食客,请他出面救自己一命。但是在此之前这位登徒和公孙戌也没什么交情,事到临头去求人,登徒只好一狠心把自己的传家宝拿了出来。

登徒见到了公孙戌,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苦衷,请公孙戌想办法救自己,他说:“我是楚国的登徒,现在受命护送象牙床。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出现毫发的损伤,我就是卖儿卖女也赔不起。如果先生能想办法让我能免去这个任务,我的祖先传下来一把宝剑,我愿意把这把宝剑送给您作为酬谢。”不要说在两千年前用马车运输一张象牙床去千里之外,就是今天运输一张木床长途跋涉也难保不出现一点损伤,这位登徒的担心绝对不是杞人忧天。“解铃还须系铃人”,登徒想来想去最后觉得只有孟尝君能解开这个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但是孟尝君级别太高自己够不着,所以他决定找孟尝君手下的食客来救命。

可以想象,公孙戌当时是孟尝君身边的红人,所以登徒才会想到求他来救自己。可以在几千食客里面脱颖而出已经很不简单,在登徒的生死关头能被登徒一眼相中抓住救命,此人的能量和让人信服的气质可想而知。但是这种替人求情、帮人脱困的事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公孙戌既不是孟尝君也不是楚王,他自己说了不算,公孙戌必须想办法说服孟尝君,然后让孟尝君说服楚王,最后才能替登徒解套。按照普遍的人情世故规律,面临这个需要疏通两位老大才能解决的难题,公孙戌应该推辞一下才对。即使公孙戌真的想帮登徒,至少也应该谦虚一下,最后半推半就作为难状答应下来才是老成稳重的做法。如果事成不仅可以心安理得接受登徒的礼物,还落下一个救命之恩的大人情;如果事情不成,登徒也不好抱怨,至少也要落个尽力帮忙的人情。不过公孙戌的态度一点也不老成稳重,他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下来。按照通常的逻辑推理,公孙戌的态度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如果公孙戌出面求情孟尝君不准,最后登徒真被象牙床害得倾家荡产、卖儿卖女,那么公孙戌的态度就是轻浮孟浪、不知天高地厚;如果孟尝君被公孙戌成功说服,登徒免去了这无妄之灾,那么公孙戌的态度就是豪爽仗义、胸有成竹。后来的事实证明,公孙戌属于后者,所以他被载入了《战国策》。

公孙戌敢于一口答应,很可能是在听到登徒请托的时候就想好了怎么说服孟尝君,并且很有把握能让自己的老板接受自己的意见。公孙戌太了解孟尝君了,要说服这样的老板最重要的是高度,而公孙戌自信自己是个有高度的人。

公孙戌马上去找孟尝君,他问孟尝君:“听说您要接受楚国送的象牙床?”

孟尝君承认了:“是。”

公孙戌说:“我希望您不要接受这个礼物。”

孟尝君问:“为什么?”

公孙戌说:“那些小国之所以都愿意请您担任他们的相国,是听说您在齐国能扶危济困,有存亡继绝的仁义名声。那些小国的英杰之士,都想将国家大事托付给您,心悦诚服地敬佩您的仗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接受了楚国的象牙床,那么那些我们没有去的国家该怎么对待您呢?所以我希望您不要接受楚国的这个礼物。”

孟尝君是一个位高权重、挥金如土的老大,象牙床虽然珍贵,但是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可以利用的资源罢了。孟尝君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老大,不管是谁,如果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能想起孟尝君就是孟尝君最大的幸福,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古典式老大的梦想。古今中外的老大当中,有很大比例都是因为想当官发财才努力争取当老大的,而孟尝君是因为从老爸那里继承了巨额财富和崇高地位所以才立志当老大,这就是层次和高度的差距。成为天下人敬仰的老大是孟尝君的最大梦想,跟这个梦想相比,不要说象牙床,就是自己的老婆孟尝君也可以豁出去。

按照公孙戌的逻辑,孟尝君如果接受了象牙床就给其他小国的国君和杰出人才出了一个难题。我们知道中国的人情文化不仅强大而且精确,比如人们在参加朋友、乡亲的婚礼之前都要尽量评估其他宾客送的红包里面有多少礼金,然后在可比较的参考标准上进行人情加减,最后决定自己该给多大的红包。楚国把象牙床送给孟尝君作为见面礼,如果孟尝君笑纳了,那么其他国家就不得不参考楚国的标准来准备给孟尝君的礼物。问题是在战国时代,楚国是个经济发达国家,不仅财力雄厚,而且盛产象牙等奇珍异宝,而其他国家却很难拿出类似象牙床这种档次的国宝级礼品来撑场面。这样其他国家的君主在面见孟尝君的时候就陷入两难的境地,拿出的礼物不够档次有失国家体面,但是如果为了国家体面向楚国看齐就有可能透支国库、增加纳税人的负担。按照这种逻辑推理,孟尝君接受一件奢侈的国宝级礼品就是难为其他的国家,尤其是难为那些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国,而这样的效果跟孟尝君的梦想是南辕北辙、自相矛盾的。所以公孙戌的几句话马上打消了孟尝君接受象牙床的念头,当老大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那象牙床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去睡吧。

孟尝君说:“好”,接受了公孙戌提出的拒收象牙床的建议。从前面公孙戌一口答应登徒的请求来看,公孙戌虽然有高度、有口才,但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成稳重之人,这样的人很难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当公孙戌听到孟尝君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公孙戌马上面露喜色、志得意满地站了起来,像一阵春风一样吹了出去。

孟尝君是何等样人,公孙戌脸上的表情告诉他公孙戌劝说自己拒收象牙床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事业那么简单。事业说到底是老板的,就算员工觉悟高以主人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也绝不至于看见老板的进步就高兴得像是自己要娶媳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