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阿豪,刚满三岁,长着一副俊俏的脸庞,他的身高比同龄的孩子高出很多。他的造型就像童话中的人物,当然这是家人的杰作,他会戴着一顶深色带檐帽,穿着棉质上衣,小牛仔裤,平底休闲鞋,从头到脚看上去尽流淌着艺术气质。
他的皮肤泛着嫩嫩的铜色,瞳孔黑得明亮,嘴唇微微向外翘起,看他的唇形,内心就要默默地佩服造物主的智慧,那小嘴合在一起时一定是天衣无缝的艺术品,贴着头皮理出的发型让他的脑袋更有型。
就这样一个小男孩,我们怎么也不会将他和“不能正常融入儿童群体中;他做的事情很奇怪;和同龄孩子的状态有很大差异……”这样的话语联系在一起,可是事实就是这样,他的状态非常奇怪,我们也很想了解他为什么是那样的。
阿豪来到衣帽架前,看着放衣帽的位置,却站立不动。他的眼睛此时不像刚进大门时那么亮了,反而有些呆滞。他停留了好一会儿,两只大眼开始左右晃动眨巴起来,紧接着像风儿一样扑向水房。他跑起来的时候,双脚看起来没有离开地面,让人误认为他随时就要跌倒,但是他就是没有跌倒。
在我学习教育的时候,导师讲过,孩子在三岁之前,他们整个人呈现的状态应该是一种轻盈的状态。在走路的时候,孩子的身体会直立起来,身体能保持有重心的样子,孩子在走路时看起来很不稳当,但有种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能挺拔地行走。
相反的,孩子不该看上去身体很沉重,跌跌撞撞的样子。而阿豪的状态中正是那种沉重、没有重心、跌跌撞撞的。
当阿豪冲到水房的时候,大人会认为自己没有阿豪的动作快。因为他太快了,太突然了,没有任何迹象地就去做一个事情了。当看护他的人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整个人已经到了另一个活动区域。这种情况让照顾他的人,会觉得帮助这样一个孩子相当于要照顾三个孩子。
阿豪迅速打开水龙头,两只手全都浸没在水槽里,他似乎从来没有这么痛快地洗手了,实际上从到“小农庄”以来,他对水的热情一直是这样的。
因为在生活中,成人在面对孩子出生后对成人环境的探索时,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对成人的东西那么感兴趣。于是,在孩子拿他们喜欢的东西玩儿的时候,会被人阻止,他们就没有机会经验到他们需要的各种感官上的体验。阿豪就很少感觉到手与水的触觉的感受,所以到了一个允许他自己洗手,自己开关水龙头的地方,孩子就几乎是处于一种痴狂的状态,他不断地感受那种水冲打手心的感觉。
因为阿豪从小是被捂大的。外婆害怕他感冒,三天两头跑医院给阿豪买药,给穿的衣服也很严实,在经常生病的情况下,阿豪要想再探索水,几乎是不可能的。
袖子已经湿了半截,此时,他的手却滞留在水槽中间,一动不动,任由凶猛的水柱冲打在他的手心上。于是,碰撞在手上的水,顺势飞溅得到处都是,同时也就溅在身边正在洗手的其他孩子身上,那些孩子会疑惑地看着他。
那些孩子已经习惯了有规律的生活,他们已经学会如何洗手,如何挂毛巾。每天这种有节奏的生活,让他们很安定、很安全。面对阿豪洗手的做法,让他们感受到不一样,他们会发现,有人洗手的做法和大家的做法不同。
但是,阿豪不是有意要影响大家的规律,打乱大家的秩序。但其他孩子并不知道阿豪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他们直接感觉到的就是不舒服。这种不愉快是来自于一个叫阿豪的人,实际上孩子们为了保护自己都会戒备阿豪的行动,这种情形也使得阿豪和他身边的孩子们的交流不顺畅。
助理老师试图帮助阿豪来洗手。但是,阿豪就像没有听到别人在给他建议一样,他的全部注意力在那一刻都进驻到了手上的水柱中,他一如既往地用手当漏斗将水从手指缝里漏下去。此时,他和周围的人没有交流,他只是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听不到大家对他的帮助。这种状态让他周围的人认为他的耳朵不起作用,他听不见别人在跟他讲话。
并且在上楼的时候,他的腿像棉花糖似的,一走一弹,很容易软下去。因为他上楼的力量来自于老师要拉着他的手,使得他的身体才能保持平衡,才可以往楼梯上前进。不然的话,他的身体会往后倒去,有可能从楼梯上摔倒。让人困惑的是,这种倒下去的力量,却来自于阿豪他自己,是他自己想让自己往后倒去,不了解他这一点的人,很容易在拉他上下楼梯时,出现危险。这种情形真不敢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老师为此非常谨慎。
在幼儿园里,小孩子,或是需要帮助的人,才会被拉着手上下楼梯。但是对于阿豪而言,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都可以自己走路,对比之下,会让他的状态看上去更特别。
随着他的年龄的增长,他如果还被人拉着上楼,这种特别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我在家长咨询中了解到,阿豪在家上楼梯的时候,都是爸爸背着他上到顶层,在幼儿园里他能走也会让老师背他。出于对孩子的责任,这么大的孩子他必须要学会自己走路,老师不能背着他上下楼梯。
我们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有行走能力的人,为什么还像个随时都有可能摔倒,需要老师拉着才能上楼的小小孩呢?
难道,是我们大人的做法促使孩子依赖大人才能做他可以做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习惯了有人背着他上楼梯,却忘记了自己还长着腿?最关键的是,这个孩子失去了作为一个人,想要直立起来走路的那种强烈的渴望。
我们不是在说谁做错了。但是,要是让一个孩子没有机会很好地经验他最重要的站立行走的过程,这的确是大人没有给机会让孩子坚实地学会走路,最后制造出了一个长着棉花糖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