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中的玄机

两岁多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但对这种力量强度的确认,往往是在跟他人较量的过程中完成的,“抢东西”便是有助于达成这种目的的体验。在与孩子一起做“抢”东西游戏的过程,家长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妈妈,你跟我抢书。”

“妈妈,你跟我抢袜子。”

“妈妈,你跟我抢饼饼。”

……

近段时间,宝贝桐桐似乎越来越热衷这样的游戏,有时候让我抢的是实物,有时候则只是虚拟的动作,比如,她把两只小手指捏在一起,告诉我那就是需要我抢的“饼饼”……

每每听到宝贝的这种请求,我都会非常配合地去抢她的东西,小家伙则像真正遇到“强盗”一样,时而躲躲闪闪地护着,时而认真地抓住东西跟我“拉锯”,有时候我故意抢不过她,小家伙就一脸得意,仿佛自己变成了“大力士”一样;有时候我不依不饶,很“卖力”地跟她抢过来,小家伙倒也能甘拜下风……

之所以如此配合地跟宝贝玩这个游戏,是因为事先的知识储备让我认识到,诸如“抢夺”之类的力量较量,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岁多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但对这种力量强度的确认,往往是在跟他人较量的过程中完成的,“抢东西”便是有助于达成这种目的的体验。

在与孩子一起做“抢”东西游戏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对于那些平时比较柔弱、内向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有意扮演弱势的一方,让孩子在争抢到手的成就感中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则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但一味让其获胜也不可取,因为这样的话孩子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认为抢东西时他将永远是强者,理论上而言,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因对必胜的不合理预期而产生争抢的欲望,一旦发现自己抢不过别人,心理又容易受伤。所以,即使对那些本来就柔弱的孩子来说,家长也不妨适当扮演一个稍微强势的同伴角色,偶尔赢他几次,让他明白争抢东西的较量过程中,可能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这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会有所增强,即使今后在真实生活场景中与小伙伴发生了抢东西的冲突,也能不屈不挠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并坦然地接受失败的斗争结果。

对于那些平时就比较强横、外向的孩子来说,家长应邀和他们玩类似游戏时就要转变方法了。一般来说,此时家长多扮演一下强势伙伴的角色,让孩子多输几次,不仅有助于打消他们的“气焰”,而且可以让他们体验到被抢的滋味,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换位思考的机会。当然,也不能让他们屡战屡败,适当让他们赢几次,也有助于帮他们维持心理的平衡。否则,本来强势的孩子一旦受到压制,也不排除会出现去抢别的小朋友来发泄内心怨气的可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