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有道,自然为先

早教本身更多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它可能已经发生了。即使是我们所理解的狭义的、有意识的早教,也应该是日常生活的有机元素,在亲子互动中生成和延伸,只要孩子有接受的欲望,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

自然生活是最好的素材

对于孩子的早教,我们要舍得投资,适当花钱买些必要的玩具和书籍,以弥补孩子活动范围及生活经验的局限,让他们获得尽可能多的间接经验。但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自然的生活、自然的世界才是最生动、形象、丰富的早教素材,是我们可以随时借助的教育资源,不把这一块利用起来,花再多的钱也是舍本逐末。

以蔬菜水果的常识教育为例。在教孩子认识蔬菜、水果等常识时,与其去买一些相关的图片,不如随手拿真实的蔬菜或水果给孩子观察,或者在带孩子去蔬果市场时及时引导孩子认识目力所及的蔬果。之所以主张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真实的蔬果,可以让孩子去摸、去闻、去看、去尝,通过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等多方面的接触,孩子获得的是对眼前事物的完整认识,这是平面图片难以做到的。再者,图片上的同一种蔬果,形状、颜色都很有限,这对孩子认识蔬果的本质属性会形成一定障碍,而真实世界中的同一种蔬果,往往是形态各异甚至有不同颜色的,孩子见的多了,便容易抽象出该蔬果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更高水平的认识。

基于这个认识,在教育女儿桐桐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让她在公园里游玩时认识花草树木,在逛街时认识各种建筑、服装等人为艺术之美,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学习分享和处理冲突,等等。等她再大一点儿,我还想着让她在游山玩水时认识各地的风土人情……

随机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早期教育不是一个有着既定要求的工程,也不是一个需要很多预设的研究之旅,更不应该是一项劳心劳神的工作任务——如果它让我如此被动和痛苦,我宁愿放弃对它的承诺!

事实上,古今中外,但凡成功的早教,大多不是“有心栽花”的结果,而是“无心插柳”的不期回报。正因为此,很多名人回忆自己的成功起点时,所提到的往往是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父亲一个不起眼的生活习惯……这对我们的启发是:早教本身更多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它可能已经发生了。即使是我们所理解的狭义的、有意识的早教,也应该是日常生活的有机元素,在亲子互动中生成和延伸,只要孩子有接受的欲望,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当然,这也对我们这些当父母的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要有着尽量渊博的知识,能够随时应付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出来。

抓住关键期让我们事半功倍

虽然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终有一天孩子可以学习到我们传授的东西,但抓住关键期却无疑会让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因为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时期。善于利用之,则我们的早教将如顺水推舟,得心应手。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多多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善于捕捉孩子的关键期,适时施教。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央电视台的“七巧板”栏目录制的《解读孩子的敏感期》很值得一看。

孩子的兴趣是我们施教的起点

尽管孩子有着我们难以置信的学习能力,但不顾一切的填鸭式教育却可能窒息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让孩子的兴趣做主。在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兴趣盎然的时机去实施早教,最容易达到寓学于乐、且玩且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尊重孩子的兴趣不是消极地等待孩子“良心发现”,孩子的兴趣是可以引导的,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商家善于创造市场一样去开发孩子的兴趣,借以让兴趣发挥早教的杠杆作用。在这方面,老卡尔·威特教小卡尔·威特数学的故事堪称成功的范例。小卡尔·威特一度对抽象的数学很不感兴趣,他父亲在灰心之余听了一个数学教授的启发,通过数豌豆、纽扣、掷骰子等生动的游戏比赛点燃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让他爱上了数学。

有的父母担心让孩子的兴趣做主会导致孩子的片面发展,其理由是怕孩子不可能对尽可能多的东西感兴趣,我觉得持这种观念的父母可能忘记了:兴趣本身也是可以开发的。卡尔·威特的家教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

不让辅导班取代启蒙的责任

随着社会上早教意识的复兴,各种辅导班正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眼看着邻居家朋友家的孩子都去上了这个班那个班,不少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急于让孩子投入这股大潮。

对此,我的认识是:辅导班的确以一种专业的方式教给我们的孩子各种知识技能,如果正好对孩子的胃口,去上一下,未尝不是件好事;但我们这些做妈妈的,千万不要把孩子“成功”的希望都寄托在辅导班上。虽然辅导班有其专业优势,但毕竟是片断的、零散的,不能承担系统的启蒙教育使命。孩子的启蒙教育,更多的还是随机的、潜移默化的,且是或多或少受我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的。作为妈妈,千万不能把所有的启蒙责任都推卸给辅导班,否则我们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忽视了言传身教的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