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为轰动的,是1930年12月美国纽约银行的倒闭。虽然这是一家私有银行,但它的名字却让很多人误以为其有政府背景。它有45万名存款客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服装厂工作的穷困犹太移民,银行的破产让他们瞬间一无所有。在这些银行客户中,有40万人各持有约不超过400美元的存款,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他们所有的积蓄。当银行破产的消息传开时,8000名存款客户在该银行位于布朗克斯的支行外面排起长队,徒劳地想要拿回自己的存款,在他们四周是一群虎视眈眈的警察。类似的情形在美国各地不断上演。
胡佛被包围在采取行动的呼声里。根据他的价值观和前任食品局局长的经验,他认为私营部门应该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起初胡佛提议各银行联合起来,集中各自的资产,从而达到以强扶弱的目的。在胡佛的鼓动下,银行家们成立了一个私营组织--国家信贷公司,但事实很快证明,这种方法根本不足以挽救身陷困境的银行业。当胡佛企图通过成立基金的方法来挽救濒临破产的匹兹堡银行时,他身为匹兹堡银行高管的财政部部长安德鲁·梅隆本人却拒绝捐赠,此时胡佛终于认识到救助自愿之难。
随着银行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倒闭,1932年胡佛终于迫于国会的压力,成立了复兴金融公司。复兴金融公司拥有35亿美元的政府资金和借贷能力,在收到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负责向身处困境的银行、抵押贷款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复兴金融公司在满怀希望之下成立了,旨在帮助缓解银行业危机,尤以小城市的银行为辅助对象。但后来事实证明,复兴金融公司对于反危机根本不起作用。原因之一是由于政府要求复兴金融公司公布贷款人的姓名。许多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银行由于害怕消息走漏,都不愿意申请救助。胡佛的霉运还没有结束。他任命曾担任柯立芝政府副总统的查尔斯·道斯担任复兴金融公司的总裁。当胡佛拒绝发放退役军人补贴金时,道斯称他是反抗“救济原则”的英雄。但令人尴尬的是,道斯辞职仅几周后,他所在的银行就从复兴金融公司收到了一笔9000万美元的贷款。有评论家讽刺说,复兴金融公司是专为“救济查尔斯”而设的,并指出查尔斯的双重标准证明了胡佛政府只愿意帮助富人。
在对联邦政府失去希望后,各州政府开始采取行动。1932年10月,内华达州州长宣布银行假日,原因是该州的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存款人的取款需求。1933年2月初,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也效仿了这一做法。但引发全国性恐慌的,是密歇根州的银行业危机。与该州的其他产业一样,密歇根的银行与汽车业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大萧条发生后,在受影响最为严重的汽车业,工人们的存款逐渐减少,取款却不断增多,这使得银行的资金流动受到影响。同时,越来越多的贷款人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银行只剩下一堆无法出售的抵作保证金的财产。随着日子一天天流逝,境况变得越发艰难,银行根本无力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