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快乐的孔子(2)

七、《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意为:君子之间不使用粗野的方式去争斗。如果一定要动手,就比射箭吧。按照“周礼”规定的“射义”的要求,比赛之前先要相互作揖施礼,然后登台比试射艺。比完射艺之后,下来要相互敬酒,输者诚服,赢者谦逊。这才是君子之争。

这段话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孔子所推崇的西周时期合乎礼仪的典雅的生活方式,君子之间即使是动手争斗,也要遵循礼仪的规定,互相施礼之后,用射箭的方式比个输赢高下。比完之后,不管结果如何,都要遵循礼仪向对方致礼。

想来孔子开办私学,“有教无类”,不管出身如何,不管高矮胖瘦,也不管性情是文雅还是粗鲁,只要拿来一束干肉,就可以入门受教,忝列师门作一弟子。用这样的标准来收学生,自然是顽劣混杂、良莠不齐。而作为老师的孔子年龄刚过三十,学生们更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彼此之间的磕磕碰碰事件、互相看不顺眼的行为都是不可避免的,稍微不加控制,就会演化为武力相搏。孔子因势利导,教导弟子们把身上的蛮劲都用到练习射箭上,还要严格地遵守《射义》所规定的礼仪。这样一来,不仅化解了争斗,而且“学而时习之”,提高了射艺,可谓一举两得。

这是孔子用合乎礼仪的方式化解学生们之间矛盾的真实情态,是孔子管理学生的方法之一。

八、《论语·述而》:“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意为: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这个老师有什么瞒着你们的事情吗?我告诉你们,我这个人从不隐瞒什么。我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方面不可以向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的为人。

可以看到,作为老师,孔子在他的学生面前遇到了一些很令人尴尬的麻烦——学生们怀疑孔子言行不一,嘴上说一套,背后做另一套。显然,此时孔子作为老师的高尚人格还没有在他的学生们面前完全树立起来。在那个物欲横流、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每个有权势者都在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而赤裸裸地去厮杀争抢、竭尽全力地去钩心斗角,而孔子却站在这种物欲横流的反面,去呼吁“克己复礼”,去倡导“仁者爱人”,去以身作则地实践一种合乎礼仪的道德生活,这对于怀着实际功用性的学习目的,前来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之术,以便日后去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求得一份禄位的学生们来说,未免显得过于虚幻而不真实,进而也就怀疑起孔子在这些表面的言行背后,是不是还存在着另一种面孔和另一套行为,以至于孔子被迫向他的学生们做起了解释。

不过,这只能算作是一个小插曲,孔子的弟子们最终都被孔子的人格所感染,诚心诚意地追随孔子。

九、《论语·述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意为:文章学问,我跟别人相比还差不多吧。但在实践中切实做一个君子,我还没完全做得到。

这是孔子面对学生的提问所作出的回答。

这个回答呈现了三个方面的意义:1.实际做到比掌握理论要难,即使明白了很多道理,并不意味着你能够真正把这些道理落实在行动上;2.孔子与他的学生们之间的教学活动,是在一种平等氛围中进行的,学生可以直接向老师提出关于老师自身的问题,而孔子并不以为忤;3.孔子是具有自觉的反省精神的,并且善于用自己的反省精神去引导学生。

十、《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为: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多为蛮不讲理的刁民,名声很坏,但是孔子竟然收了互乡的一个男孩作学生

“童子见”一句,多种版本的论语注释都解为“孔子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笔者以为不确,故不采。,弟子们多不理解。孔子说:要鼓励人进步,不能怂恿人堕落。如果不这样做不是太过分吗?一个人改正缺点追求上进,就要鼓励他改正缺点的勇气,不要老数落人家的缺点。

可以想见,当年来自鲁国各地乃至别的诸侯国的青年弟子们进入孔门,做了孔子的学生之后,还是很有自豪感的。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演进,孔子的行为和学说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尊敬,因此弟子们认为互乡这样一个出刁民的地方来的男孩没有资格进入孔门做学生。孔子的“有教无类”在这个事件上再一次显现。血统与出身,不应该成为判断人的标准,没有人有权利去歧视一个追求进步的人,哪怕这个人来自多么不堪的地方,有多么不堪的过去。

以上十则出自《论语》,没有年代的记载,在严格的意义上,或许并不能完全确定这些都是孔子三十岁到三十六岁期间的言行记录。但紧要的是,这些记录向我们展现了办学收徒之初的青年孔子与学生之间教学交流的种种细节,让我们在时隔两千五百多年之后,仍然能够清晰地观察和品味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创办私学的老师所特有的面貌与情怀。

博大的心胸,健康的人格,自足的精神,远大的理想,称心的事业,拥有这一切的人无疑是快乐的。这一阶段的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事业有成、健康快乐的青年教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