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低即高:预算与批评取向(3)

B级片对阵中等

B Pictures Versus Intermediates

好莱坞一直制作低成本电影,但“B级”这个词却源于1930年代,其时放映商为大萧条时期的电影爱好者提供了用一张电影票看两场电影的方式。虽然大城市中的豪华剧院仍然只作为一部电影的展示橱窗,但是普通观众已经越来越期待包括两部电影和几部短片的连续三小时的放映安排。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一部或者说“A级片”是塞满明星的“优质”制作,背后有大制片厂的宣传攻势支持;不管它的成本到底是多少,租金都是按百分比分成的,有时制片方和发行方会得到百分之八十的毛利润。“B级片”或者说“低预算影片”(program picture),一般是穷人巷制片厂的类型片,它的租金一般为统一的一百或两百美元一场。

形形色色的电影归属于B级门类,但1940年代最廉价产品的目标市场是乡下观众或观看周六日场演出(Saturday matinees)的孩子们。为了解这些电影的纯预算限制,注意以下内容也许会有帮助:在1945至1950年间,制片成本和票价都上涨了几乎百分之六十,而共和电影公司(Republic Pictures Corporation)的B级西部片的平均制作成本为5万美元。与此同时,弗里茨·朗的《门外的秘密》(Secret Beyond the Door,1948),141这部精神分析主题的情节剧则耗资615065美元。[10]弗里茨·朗的这部电影有时被说成是一部低成本黑色电影。当然,和塞尔兹尼克-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1945)相比,它似乎并不昂贵;即使如此,它是供给更高级的城市剧院放映的,尽管它的制作水准有点不上档次,但实际上仍未被归入B级片。

和朗形成对比的是,大多数共和电影公司、莫纳格兰电影公司、PRC与另外一些穷人巷公司旗下的导演和技术人员则被要求在低于20万美元的预算下工作——这意味着极短的拍摄时限和以最低量供应的胶片。他们经常重复利用场景、服装甚至人物——部分原因是大多数有利可图的B级片和日报中的连环漫画功用相同,后者就不断地为读者提供着有关罗伊·罗杰斯、波士顿·布莱基、鲍厄里男孩、勃朗黛和大梧Blondie and Dagwood:著名漫画人物。——译注和陈查理Charlie Chan:由Earl Derr Biggers创作的虚构人物,是一个华裔侦探。——译注等人物的冒险记。甚至像米高梅这样的大制片厂也设有所谓的B级片部门(B unit),专拍这种系列电影。不过,米高梅的这些安迪·哈代Andy Hardy:米高梅制作的热门系列电影,多达十六集。——译注、基尔戴尔博士Dr. Kildaire:米高梅电影中的人物。——译注和瘦人电影不仅由大明星出演,也具备其他一些要素,若换做其他公司拍,也许会采用A级片的预算。[11]

这种A级与B级片分流的系统或多或少地维持到1940年代末,但正如历史学家李·雅各布斯(Lea Jacobs)所说的那样,这两种等级之间的区别是暧昧不清的,并且从不只单独取决于资金多寡。在所讨论的这个时期中,垂直一体化的制片厂采用了“捆绑预订”(block booking)和“盲卖”(blind selling)的系统,借此,普通放映商被要求在不过问片目的情况下提前接受一定数量的A级或B级片。于是,大制片人-发行人就可以利用他们自己的剧院来决定特定的电影首轮放映多长时间,归在哪个门类之下。如果一部A级片在大城市中的首轮放映中表现不佳,就会立刻被标为B级片,而如果一部B级片有足够的制作水准并获得好评的话,那么它就会被当做A级片来卖。后面的这种做法对于成本在25万到50万之间的“中等片”(intermediates)尤其有用。雅各布斯说,这种电影很难赚回成本,除非“一些放映商被说服(或被强迫!)按毛利润百分比分成,而非像通常对西部片和其他B级片那样只支付固定的租金”[12]。

A级片和B级片之间的区别被下述事实进一步复杂化了:低成本影片有时会得到投资庞大的宣传和高规格的评论关注,从而提高了它们的文化资本和吸引力。雅各布斯援引约翰·福特的《告密者》(The Informer,1935)作为例子,142它通常被认为是B级片,尽管它那24.3万美元的成本只比当时雷电华出品的平均值略低而已。作为一部关于爱尔兰革命者的阴影四布、雾气笼罩的影片(雷蒙德·迪尔尼亚称其为黑色电影),《告密者》刻意避开了明星和奇观;然而,它具有很多“艺术的”品质,也得到了顶级的营销待遇,它在无线电城首映,从而吸引了主要报纸杂志的注意,并最终赢下了几项奥斯卡奖。

如果单纯从成本来看,许多被历史学家称为B级电影或者“地下”电影的惊悚片其实是和《告密者》一样的“中等片”,目的在于获得一定数量的评论界关注,以及以百分比分成预订协议在城市中赚到更多利润。这些作品通常充斥着大量的性与暴力,并通常以一种混杂了表现主义和纪录片手法的方式来表现它们对艺术意义与社会现实主义的隐性要求。它们通常是在黑暗的大街或者廉价的场景中拍摄的,不过它们也由知名的好莱坞二线明星出演。有时,它们影响大到足以“爆冷门”并大赚。这个策略最成功的例子之一是《财政部特派警探》(TMen,1947),这是一部讲述政府密探侦破“上海纸案”的警察办案片。这部电影是由鹰狮公司(EagleLion)发行的,这个新成立的公司的老板是J. 阿瑟·兰克(J. Arthur Rank),总裁则是布莱恩·福伊(Brian Foy),后者曾主管华纳公司的B级片部门。它使用PRC——好莱坞廉价类型电影制片公司中的佼佼者——的摄影棚(sound stages)和实体厂房(physical plant),另外,它还雇来导演安东尼·曼和摄影师约翰·阿尔通,因为两人都是共和电影公司低成本动作片的老手。不过,《财政部特派警探》的预算还是高达45万美元,具有在A级片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的机会。阿尔通一向自恃为一个艺术家,而非好莱坞的粗人,他得以在此片中运用充满动感的广角摄影,从而更充分地利用了昂贵的实景以及底特律、洛杉矶的夜间拍夜景(nightfornight)地点。曼的导演手法和主演丹尼斯·奥基夫(Dennis OKeefe)——他也擅演轻喜剧和低成本歌舞片——强硬得令人吃惊的表演都提升了阿尔通的光辉画面。如是,电影引起了批评家和产业记者的兴趣。《生活》(Life)杂志全面分析了这部“本周最佳电影”,而《新闻周刊》和其他杂志报纸中的批评家则赞扬它把“现实主义”注入模式化的情节之中。(这个现实主义很大程度上由从20世纪福克斯的路易斯·德·罗什蒙[Louis de Rochemont]成功的战后制作中借来的手段组成:143新闻影片风格的叙述、实景拍摄以及来自美国政府机构的官方合作。)最终,本片赢得了160万美元的票房——这个成绩仅靠B级片的租金是不可能获得的。[13]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