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多次歌颂"婴儿"、"赤子"。《老子》第10章中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是说,专一精气,而至于柔,能做到像婴儿那样吗?在第20章又说:"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这是说:得道之士淡泊淳朴,就像婴儿还不会笑的样子。在第28章又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永恒的德不离开,复归到婴儿的纯真状态。在第49章又说:"圣人皆孩之。"圣人使得老百姓都像婴孩那样单纯质朴。你看,老子对于婴儿琢磨透了,这位哲学家的心里老有婴儿、赤子的形象浮动着。这样一来,他的心态当然能不断地校正,他的人生当然长寿,当然超脱,当然潇洒!
这里再深入下去,很有意思。注意啊,老子所说的婴儿、赤子是浑然元气初生之儿,是天真未凿的幼儿,如果到了后来这些心灵就起了变化了。比如在生命的进程中,有的希望做官,有的希望发财,有的希望美色,有的希望美食,等等,于是一味地意气用事,一味地霸道逞强,一味地贪欲扩张,都与最初呱呱堕地的婴儿、赤子那种浑朴、真纯、柔和相去越来越远了,最终与强硬、衰老、危险、死亡越来越近了。老子在这里剖析了又一种与婴儿、赤子相对立的生命状态;两面对照,不失为警世之举,醒世之言。这是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人生哲学!
但是,我们有疑问啊。人人都有生命中的婴儿、赤子状态,然后都远离这种生命状态而去,进入烂漫的童年,来到花季少年,然后是诗歌式的青年、散文式的壮年、日记式的中年,然后是夕阳红的老年,这不是一种生命的自然生态,亦是一种生态的自然吗?人真能复归于婴儿、赤子状态吗?恐怕是不可能的吧?
其实老子说的是深层哲理,不是表面的模拟情况,这是一个内心修养的要求,是高境界生命状态的要求。老子是教诲人们,通过深厚的修养,使"德"升华到高深的道德境界。这就是能"精之至",即心地真挚,精神饱满,生机勃勃。这就是又能"和之至",即是心灵纯洁凝聚,和谐寡欲。这样就能够自然、天真、活泼、恬淡、充实,离"天道"、"本性"更近,离婴儿、赤子那种生命状态就近了。这种要求当然很高,很难完全做到,但是现代人却确实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与智慧,可以达到老子所说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献给婴儿、赤子的哲学诗篇,我们还可以从审美角度加以解读。老子赞美婴儿、赤子,说他们具有纯真自然的天性,没有厉害得失的计较打算,最符合于老子道德的理想。而这种生命状态,也正是老子所提倡的"涤除玄览"所需要达到的精神状态。明代的李贽、袁宏道等人就多次赞美赤子、稚子的天真,一切出于自然,最符合审美的要求。袁宏道说:"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而无往而非趣也。"你看,一个人一天到晚就算计着那些钱财,还会有趣味吗?有啊,不过那叫"铜臭味儿"了,老百姓的话多有趣味啊!
再说孔子也爱那婴儿、赤子啊!西汉刘向的《说苑》里说:一次孔子来到齐国的外城门外,遇到一个婴儿,"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说:"赶快赶车过去啊,美妙的韶乐将要起来啦!"孔子看到那婴儿的眼睛是那样的美妙,其黑则黑如点漆,其白则白如琼玉,其精光闪烁出天真圣洁,是一种神圣的美。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孔子非常感动,叫他的御者快些走近到他那里去,韶乐将升起了。他把婴儿的心灵美比起他素来最爱敬的韶乐,以为这是韶乐所启示的内容(宗白华《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审美地歌颂婴儿、赤子,其实政治家早就说,你看那本《尚书·康诰》中就说:"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好像保护赤子一样保护臣民,臣民就会康乐安定。
"赤子"可爱,"赤子"需要保护,老子赞美并提倡的那种"赤子"生命状态尤其需要我们去修炼一番,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处世的哲言。
第四讲老子谈成功之道
在人生问题中,大家知道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成功是不是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虽然人们对成功的理解很不一样,但是人人都希望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有时觉得自己这辈子不成功,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成功这个话题,也是人生的一个世代绵延的永恒主题。这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有这么多的书来介绍成功的经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老子那里学到一些智慧呢?
清代的思想家魏源写过一本《老子本义》,认为《老子》是一本"救世之书"。这很有道理。如果变换一个角度去看,那么我觉得《老子》就是一本教导人们人生成功的书。人们常有"一字千金"之说,殊不知这里一字胜过千金。这里的智慧太丰富了,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人生成功这个问题就可以演绎出很多有意义的现代启示来。
恍恍惚惚的成功路
要成功,首先就要找那条能够达到成功的路,这就是"道"。现在有句话很流行,说:"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你看,这就是道路的问题,男人"怕干错行",为什么呀?因为你的道路没有选择好,人生就不成功。女同志的婚姻问题被看得特别重要,你"嫁错郎",婚姻不成功,是婚姻之路没有选择好。人们对于"道"、"路"体会得深刻极了。人生有正道和邪道之分,有白道和黑道之分等等。再看看生活中,有生财之道,有用兵之道,有长寿之道,又有茶道、棋道、剑道等等。人生要成功,那个"道"的问题太关键了。
老子真是大智大慧之人,他把实存性的道升华为哲学理念上的"道",说得玄妙极了。《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1章)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21章)这就像是诗一样!不过还好像是朦胧诗,不太容易懂。
老子说:"道"这个东西啊,可以讲说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这个东西啊,可以命名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道,是恍恍惚惚、惚惚恍恍的,但是其中有形象,其中有实物。道是深远昏暗的,但其中有精神,那精神是非常真实的,真实中有它的证验、规律!--你看说得多好啊!如果演绎一下,那么你要选择你的成功之道,也是隐隐约约,恍恍惚惚的,是很难找到的,但是天地间你要找的那个"道"确实存在啊!你要由模糊到清晰,就要自己努力去寻找啊!老子说得多哲学!这话的味道越咀嚼越有味儿!你一生走哪条路去取得成功啊?首先你得找着路,找准路!这是不容易的,但是努力之后是可以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的。你要成功,就要有一个极其艰苦的寻找成功道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