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难逃天网

和珅贪污了这么多,他不怕吗?这里如果分析一下他的心态,对于今天的人也很有用。其实有些贪官刚开始时,也是警惕的,也害怕,或不想贪。今天有许多贪官回忆当初出道的时候,人家送他一条香烟、一把电动剃须刀都不敢拿的人也有啊。但是地位变高了,权力变大了,官当大了,拍马的人溜须的人多了,有的人心中的贪欲慢慢滋长出来了,他不怕了。

你看和珅的心态:一是,我和珅怕什么呀?官这么大,谁碰得过我呀!二是,我和珅怕什么呀?我和皇帝是儿女亲家啊!我有靠山啊!三是,我和珅怕什么?我有一大批自己多年培植出来的党羽啊!这张关系网多厉害啊!你们告到哪里,哪里就有我的人。四是,我和珅天不怕地不怕,我不捞一把不是太傻了吗?

如果老子来了,必然冷笑几声。他也许会对和珅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天道如大网,虽然很稀疏,但是没有漏失的。作恶多端的人啊,逃不出上天的惩罚。你别得意啊,你那张编织出来的人际关系网,怎么敌得过那张"天网"啊!

第二句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老子》第9章)金玉满堂的人,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人守得住啊?那么你要这些满堂的金玉来干什么?

第三句话:"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9章)和珅啊,和珅,你是有财产有权势,你在大富大贵后,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却进而骄横恣肆,到最后是自己闯下的祸啊!你怨谁,恨谁呀?--你看,老子说得多有道理啊!其实今天虽然离开那个时代已经有二百多年了,但是贪官的心理也有与和珅相同的地方。幻想靠权势,靠关系网保护自己的贪欲,结果还是应了老子的那几句话。你看,到了仁宗时,嘉庆恨和珅之专横,等到高宗一死,马上宣布罪状20款,责令他自杀,抄没家产。当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因此我们再读一下《老子》第46章最后归结出来的话:"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一意思就是,只有知足知止,这种理念上的满足,才是长久的满足了!历史不值得深思吗?老子的教诲不值得深思吗?

老子的思想很深刻,人们的贪欲小则会拼命地聚敛财物,而最后又什么也守不住;大则甚至就为此发动战争,情况更危险。老子的时代,兵连祸结,诸侯各国为贪得私欲而战争不断,但是有几个最后有好下场的?老子从中悟出他的道来,这个道还真有点普遍性。你看,老子之后几千年,照样合乎这个道!希特勒1938年并吞了奥地利,尚犹不足。1939年又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侵略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还犹不足。1940年又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几乎控制了欧洲大陆,还嫌不足。1941年又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苏联。如果我们用老子的理念分析一下,特别有意思。

你看,老子就说过:"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46章)什么意思?天下无道义,比如你不是到处打仗,到处侵略嘛,连战马生小马驹都生在郊外啊!你看,当时他的坦克遍欧洲,白骨也遍欧洲啊,多惨啊!老子又说了:"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历史的报复、命运的报复正是毫厘不爽啊!希特勒的"欲望"、"欲得"、"不知足"、"不知止"造成了大罪、大祸、大咎,最后酿成的结果,便是希特勒在苏军包围柏林时自杀了,其宣扬的纳粹主义、复仇主义、种族主义也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古今也有许多淡薄名利者,我们也来讲一讲。弘一法师后来出家了,先在杭州的寺院,后来决心远走永嘉掩关静修,为了远避世俗的应酬。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在闽南已经住了10年,为了报答当地人的"护法厚恩",又到泉州、漳州、惠安等地多次讲律弘法,并为善男信女们写了许多字幅,祝愿他们来生如意,也出席一些信徒们的简单宴请,目的是不使他们失望。就在这时,永春有个15岁的男孩叫李芳远,给他写来一封长信,说他不应该一改常态,变成一个"应酬和尚",劝告他远离"名闻利养"。弘一法师看到信以后大为感动,立即复信说,见到这样的提醒,真是惭惶万分,又庆幸之至,决心"自明日起,即当遵命,闭门静修,摈弃一切"。后来又说,"当韬光埋名,遁世终老"。1938年,弘一法师在佛教养正院同学会上,还专门谈到李芳远对他的提醒,发表了沉痛的"最后的忏悔"。当我读到这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后,心里很感动!弘一法师多么谦虚谨慎啊,而他真可以说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啊!

含德厚者,比于赤子

老子对婴儿是太喜欢了,太赞美了!《老子》第55章,我读起来,那感觉简直就是这位哲学之父献给婴儿的美妙的哲学诗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它的大概意思译介一下。《老子》说:啊,含德深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赤子。这个婴儿赤子可了不起,他躺在那里,毒虫来了不咬他,猛兽来了不害他,凶鸟来了不搏击他。婴儿的筋骨多柔弱,但是他的拳头握得多么紧啊!再看那个小男孩,他还不知道男女间的事,但他的小小的根儿(生殖器)却翘起来。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婴儿精气专一与充足啊!他整天号哭,但是喉咙却不嘶哑,这是因为和谐到极点啊!-老子又说,认识和谐的道理称为"常",认识"常"的道理就称为"明",纵欲贪生就是不祥,任性使气就是逞强。凡物强壮了就要衰老,这就叫做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就会提早灭亡。

老子对于赤子的赞颂大约是最突出的了,他实际上是用赤子来比喻含有厚德、明白天道的人。他从婴儿虽然柔弱,但紧握的拳头中,从他还不知道男女间的事,但他的小小的根儿(生殖器)上,从他整天号哭,但是喉咙却不嘶哑中,老子将观察与体悟都渗透到"道"的内核中去了。这是因为得"道"的特征是:专一、纯真、不争、无为;内部精气充足,并且达到极至,因此能顺合自然,无为无不为;精气和谐到极点,因此能趋于自然,有益于人生。这就是所谓"精之至"、"和之至",这样就在"婴儿"、"赤子"与"含德之厚者"之间沟通起来,"婴儿"、"赤子"成为老子得道者的一个非常美妙的形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