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哲学家的智慧和眼光


我们来举个例子,大家来看这个空杯子,如果要问杯子里有东西吗?没有啊,这是我们的一般常识,但是,错!这就是因为我们只有一般人的凡眼、凡心啊,当然也就看不到中间的奥妙了!如果老子飘然而来,一看,会心一笑说:"怎么没有啊?我看有啊!明明是有嘛!"那么"有"在哪里呢?你看,现在往杯子里面倒上水,不就是有了吗?大家想想看,如果这是一个实心的东西,一个木疙瘩。你里面能放水吗?不能放水!大家再想想看,正因为我们的嘴巴是空的,是"无",所以听完讲座,大家可以吃饭去了。如果我们嘴巴是满的,是"有"的,怎么吃东西呀?因此这里有个大秘密,这个"无"并不是真的"无","无"中会生"有",这个"有"是隐蔽在这个"无"当中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智慧和眼光。

大家再想想看,我们在房子的墙上开一个窗,开一个门,我们开的洞没有什么,是空的,但是这里也是"无中生有"。如果我们整个房间一个窗子都没有,不闷死人吗?如果连一个门都没有那么怎么进出住人呢?正因为"无",开着窗洞,所以多舒服啊,空气流通,还可以采光,这不是"有"了吗?这个"有"是隐藏在"无"里边的。这是"无"中生"有",这就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一种高级智慧。你看,老子是位大哲人,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就不像我们一般人的见识了。

这种思想给海德格尔一看,太吻合了,这就叫知音啊!所以他对老子那个思想,非常赞赏,非常合拍。说到这位海德格尔,可也不简单,是西方存在论史上第一位发现"无"中有深意的哲学家。他突破了传统的"无"是"不存在"的肤浅说法,而是深一层地理解为"无"是"有"的隐藏不显。因此当他接触到老子的思想时,当然意趣相投了。他于是和别人一起翻译《老子》,十分用心琢磨,反复钻深钻透《老子》字词句中的深刻含义,还要千方百计找到最适合的西方文字传达出来。

他还请人用中文把《老子》第15章中的两句话写在硬纸片上,悬挂在自己的书房的墙上,朝夕相对。这两句话是:"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两句太美妙了,太哲学了,又太文学了,然而又太深奥了!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位大思想家才特别喜欢这一美言。不过各本文字上有些出入,理解上也有不同,我粗浅地认为,这大概的意思就是:谁能够在浑浊的环境中生存,并且使浑浊慢慢澄清下来?谁能够在安定的环境中又推动起来,使新的东西慢慢地催生出来?这是老子话的大概意思。这太深刻了,大家想想,这一个智慧今天就有用,比如说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搞得乱糟糟的,很浑浊,现在派一个能干的人去了,记住了老子这两句话,这么浑浊的一个单位,你去了以后,首先要让它慢慢地沉静下来、澄清下来,最后搞得好好的,效益好了,福利也上去了,大家很高兴。但是你不能懈怠,安定以后,不能让大家最后平静得不求上进了,甚至像死水一潭,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张力了,那你得时时注意要把这个平静的环境再掀动起生命的波浪来,使它生动活泼,使它永远朝气蓬勃。所以,海德格尔这个大哲学家,读到老子这两句充满哲理的话,怎么能够不激动与感动啊!我想,照我这种肤浅的理解就可以从这一语录中抽取出思想的长长的丝,可以剥出思想的一层层竹笋,那么睿智的大哲学家们从老子那里不知道可以解读出多少丰富的内涵与智慧出来啊!

再说东方,比如在日本,他们的汉学很兴旺,喜欢并研究《老子》的人不少,翻译《老子》的也不少,《老子》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被视为二十世纪首屈一指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就受到老子很深的影响。他不仅称号"大拙"来源于老子说的"大巧若拙"一语,而且老子所说的"大器晚成"亦是享龄近百岁的铃木禅学自我发展的最佳写照。据说他平生一大嗜好就是挥毫疾书"无"字,当下一笔写成,要表达他那日本临济禅一派的顿悟禅心与禅意。

关于《老子》,日本学者卢川芳郎说:"作为《道德经》的五千言《老子》这本书,是完全没有固有名词的,是用警句和格言来编辑的,但它采取了对偶和韵文的文体,而其内容表现则采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说手法。《老子》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古代中国的思想》)。此言值得玩味。

最后我们还想起了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说的话:"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谐在两者的基本一致。"这话说得很好!可见,今天在21世纪,中国还需要老子,世界也还需要老子!

第二讲老子谈饮食之道

现代人对于健康是越来越重视了。各种新的标语很多,比如:"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如此等等,这些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健康是金!"健康就是最闪光、成色最好的金子!

为腹不为目

这就让我们想起老子来了,老子据说活了160多岁,又说活了200多岁,够长寿健康的了。这位大智慧的中国哲学之父,一定有一套健康的理念,可以作为现代人的借鉴的。是啊,老子这方面的内容还不少,今天先来听听老子谈饮食之道,因为病从口入,饮食对于健康来说太重要了。

那么什么叫饮食啊?大家一定说,这还成问题,饮食不就是饮食嘛!那么这么多的汉字中为什么要选出"饮"、"食"两个字结合起来啊?这就难回答了!其实"饮食"这两个字可有意思了,把古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信息储存在里边了。这里面还真有很深的道道。

饮食,饮食,古代一顿饭要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个是"食",是饭食;一个就是"饮",是饮料。食物,最差的,最穷困的是只有饭,富有的是不仅有饭,而且有鱼肉荤菜、各式素菜等等。饮料,也必须得有,最差的,最穷困的只有水,富有的那就有酒、有果汁等等饮料。

这就懂了为什么孔子特别称赞自己最好学的学生颜回了。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被颜回感动了,你看,多好的学生,这么刻苦用功啊!住在破巷子里,他的每顿饭吃得多艰苦啊,吃的只有一竹篮饭,一瓢水,太艰苦了。可是颜回天天很乐观,顿顿吃得美滋滋的,换了别人怎么受得了啊!颜回吃的一顿饭就是最低水准的:食是白饭,没有菜,饮是一瓢水,没有酒等饮料。太苦了!这里我们知道,古人一顿饭,是这样构成的。如果我们向现代人幽默一下,那么早上人们匆匆忙忙上班,啃着面包,或者是烧饼,这就不算是一顿正规的早饭了,如果再加上一瓶矿泉水,或是牛奶就是一顿正规的早饭了,因为符合了有"食"有"饮"两个元素了。再说那广东人多懂得饮食之道啊,他吃饭时,"吃饭先喝汤,身体便苗条"。你看,他的智慧是先"饮"再"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