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墓中的星象图(1)

《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Waldseemuller World Map)绘于1507年,绘制者是德国教士、地图学家瓦德西穆勒(Martin Waldseemuller)率领的工作小组。此幅地图采用心型图形绘出了几乎完整的地球,其中包括南、北美洲和太平洋海域。《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的正上方,绘有一对以东、西两半球为图形的小型世界地图。学者们注意到,在心型世界地图中,北美与南美之间隔着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海峡,而东、西半球世界地图中的北美和南美由一个地峡相连接。心型世界地图与东、西半球世界地图虽有所不同,但两幅地图具有一些相同的错误。例如,日本被绘成竖在太平洋中央并且靠近北美大陆的一个大岛屿,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东面有一个巨大的海湾和一个硕大的半岛。

《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中有很多标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此图将美洲大陆命名为“亚美利加”(America)。这一命名源自于意大利籍探险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的名字。瓦德西穆勒以为,这位意大利人是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发表后,人们似乎只记住了“亚美利加”这一名称,而地图本身却被忘得一干二净。此地图诞生几十年之后逐渐变得无人知晓,并且从此销声匿迹近四百年。直到1901年,一位名叫费舍尔(Joseph Fischer)的历史学家在德国一座古堡的藏书室中发现了它。

费舍尔发现《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的消息公布于众后,立即在欧、美史学界引起轰动。许多史学家将此图称之为“美洲的出生证”。还有些地图史学家认为,该图有史以来首次绘出了美洲大陆、太平洋海域的基本轮廓,以及亚洲与美洲的地理关系。为此,他们将《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视为世界上最重要并且最有价值的古地图。正是由于《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在学术上占有极高的地位,美国国会图书馆从20世纪初开始游说德国收藏家和德国政府,试图将这幅珍贵的地图纳入他们的馆藏之中。经过近百年的努力,2003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最终取得了德国政府的同意,出巨资从德国收藏家手中购得此幅地图。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是一幅完美无缺的古地图。一些史学家指出,此地图存有许多无法解释的问题。

有的史学家认为,《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的出世在当时的确是人类世界观的一次飞跃。可是这次飞跃的跨度如此之大,使人无法相信它是真的。16世纪之前,欧洲人的世界观一直被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球学说所统治。按照此学说,地球上根本不存在美洲大陆和太平洋。在《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出世之前,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均显示出,在欧洲西海岸与亚洲东海岸之间只间隔有大西洋。正因如此,探险家哥伦布1492年航行抵达巴哈马群岛时,以为所到之地是印度。可是,为什么《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描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的轮廓呢?瓦德西穆勒又是从何得知大西洋的海域面积小于太平洋呢?

地理大发现编年史对太平洋的发现者早有明确的定论。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博亚(Vasco Nunez de Balboa)从美洲东海岸穿过巴拿马地峡来到西海岸,他是第一个看到太平洋海水的欧洲人。1520年,麦哲伦率领船队通过麦哲伦海峡驶入太平洋海域,他是第一位带领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的欧洲航海家。在史学家心目中,这些都是无可争议的历史记录。可是,它们却无法与《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相吻合。这幅地图的出世比巴尔博亚看到太平洋海水早六年,比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早十三年。

《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还提供了一些令人感到吃惊的地理信息,这就是安第斯山脉和南美洲主要河流的走向。《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绘出这些地理信息的含义非同小可,它意味着1507年以前曾经有人对整个南美大陆的地形、地貌做过勘测,从而知悉安第斯山脉是南美大陆上最高的山脉,并且南美的主要河流都是由西向东流入大海。

由于《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与历史记录不一致,有些学者对此图的绘制年代提出了质疑。然而,纸张的水银印和相关的历史文档都证实,《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的绘制时间的确是在1507年。那么,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否曾有人捷足先登,抢在巴尔博亚之前抵达太平洋东岸?是否曾有航海家早于麦哲伦船队横跨太平洋?何人曾在1507年之前完成勘测南美地形地貌的壮举呢?

这些问题引发了欧美学者对地理大发现史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的想象力。有人认为亚美利哥·维斯普奇或者其他欧洲航海家曾在1507年之前秘密地在太平洋中航行,他们曾对太平洋东岸进行了测绘;有的史学家认为,瓦德西穆勒曾借助于史前文化遗产;还有人幻想,外星人曾向瓦德西穆勒伸出了援助之手。可是,这些推测都没有任何根据。一些学者在对《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的评论中无可奈何地说,1507年绘出世界地图的功劳只能归属于瓦德西穆勒的想象力,他在上帝和幸运之神的帮助下猜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的地理状况。1

有谁会相信这些高谈阔论呢?《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中不仅有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而且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以及大西洋与太平洋两者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也接近于现代地图。这些都是瓦德西穆勒猜出来的吗?如果瓦德西穆勒真的具有超人的能力,为什么他把日本错画成一个竖在太平洋中间的大岛屿?为什么他在心型世界地图中误把南美洲和北美洲画成了两个相互不连接的陆地呢?

实际上,瓦德西穆勒在地图的左下角写有一段注释:“我们在地图中仔细绘出的所有内容提供了真实、准确的地理知识。”2并且,瓦德西穆勒在地图右上方的一段注释之中清楚地说明,图中的许多地理信息来源于古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在描绘世界总体外观时,最好的办法是将古人的发现先画在地图上,之后再画上当今的发现,例如中国之地。这样,当那些对地理感兴趣并且希望找出各种各样地方的人们在图上看一眼并且看到所有地理发现或者最新探明的地域被仔细地、清楚地绘在一起,他们会感到满足并会对我们的努力表示感激。

注释中,瓦德西穆勒使用了“发现”和“探明”两个词语描述画在地图上的新大陆。这两个词语表明,《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的美洲大陆轮廓并不是瓦德西穆勒幸运猜测的结果。

2005年至2006年间,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史学家赫斯勒(John Hessler)先后发表了两篇分析《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的学术文章。2此文章中,赫斯勒采用多项式回归法和多项式变形计算等涉及多次方程的数学方法对图中南美洲的轮廓进行了测算。赫斯勒的测算结果证明,《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中南美洲大陆一些地域的经、纬度比较精确。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主任赫伯特(John Hébert)指出:“(图中)南美洲大陆形状准确……并且南美洲大陆宽度在一些关键点上误差只有七十英里。”3基于这些研究结果,赫斯勒做出了这样的推测:《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的南美西部海岸线不大可能是幸运猜测的结果;瓦德西穆勒曾经参考过前人对南美大陆勘测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资料已不复存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