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交往与朝鲜之役(1)

1

站在岔路口上,每个民族都会回顾自己的历史。现在,比较文明论很流行,日本人和犹太人、日本人和某国人之类,从各个角度进行比较,最终研究的还是日本人自身。

这种态度是正确的。

一家出版社向我约稿,写写日本人和中国人,我想着也许有益,所以答应了。执笔中感到,关于日中关系,说是“同文同种”、历史性关联很深,一开始就这样定义,但实际上放在历史上看,并非如此。

日中两国国民,什么时候有过密切的关系?

日本吸收了中国的文化,但这是单方面的,很难说是双方的接触。即使是遣唐使,也只是极少数精英的留学生。

倭寇扰乱中国沿海,只是小规模的抢掠。而且,史书上说“真倭十中一二”,有很多中国海贼装成日本人,真正的日本海贼很少。这也不能算是大规模的接触。

“元寇”的时候又如何呢?托神风的福,只是擦肩而过,也不能算是接触。

德川锁国时代不用说了。直到明治,可以说两国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接触。

隔开两国的海,直到蒸汽船的出现,一直是保障“互不干涉”的屏障。从某个角度上来看,这对两国国民来说,是一种幸福。

日中两国之间,几乎没有像样的接触。虽说几乎没有,但也留下了极少数的例外。

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可以说是唯一的例外吧。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朝鲜之役是不可估量的大事件。而且,这一事件即使在战争经过上,也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关于原因,也很模糊。因此,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值得重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对手,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

这是《孙子》里的话。

《孙子》是中国的战争圣经,拳拳服膺。所以,收到报告,听说日本出兵朝鲜,明朝当然就开始努力了解“彼”——日本,更具体的是要了解丰臣秀吉。

在了解敌人上,日本方面更为有利。

日本的文学、文化都是从中国传来的,日本一直被中国的东西(各种意义上的)所包围。

而明朝,从古代到明治,在这个国家,都没有如此研究过日本。

为什么呢?因为最近数十年倭寇猖狂,作为对策,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日本研究。

元末(1320年左右)编纂的中国地理书《广舆图》,在倭寇猖獗的嘉靖四十年(1561),补充了日本和琉球的部分,刊行了改订版,因为有此必要。

在同时期,胡宗宪的《筹海图编》出版,提供了很详细的关于日本的知识。

山城君(天皇)的号令不行;和泉一州八万户,皆居积货殖,等等,有很多很详细的关于西日本的情况介绍。

但是,就算明代盛行日本研究,也只是相对而言,在其他时代,中国对日本都毫不关心。明代研究日本,是因为要探讨倭寇对策,在受害最大的长江(扬子江)沿岸至南中国,吸引了有识之士的注意,但北方并非如此。

秀吉出兵朝鲜,明政府为了救援朝鲜,下达动员令,主要是动员辽东诸营的军队,也就是日本人称为“满洲”的地方。那里的人,只是有识之士偶尔听到过倭寇之祸的风声。被动员的士兵,也许连“日本”这个国名都是第一次听说。

在救援朝鲜的明军中,有一部分炮兵是从辽东以外动员的,被叫做“南兵”。

尽管如此,明军所知道的日本的战法,只有倭寇出其不意的游击战。至于大部队的野战,对日军的战法、实力等,则一点也不了解。

因此,必须紧急收集情报。

虽说如此,但对方是基本上没有往来的国家,收集情报的困难可想而知。

情报的首要源是在日本的中国人,偷偷向本国通报“日本情况”,这对明政府认识日本有很大贡献。

留在日本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被倭寇掳去日本的技术者,或是商人。

其次,是从曾经在日本、后回到明朝的人那里获得情报。

但是,这两种方式对战争而言,都微不足道,只能提供一般情报。

第三种情报源,是战争开始以后,由成为俘虏的日本人所供述的。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的人会故意提供虚假的情报。但在这一点上,日本人似乎相对诚实地招了供。既然已经被捕,挣扎也没有用,这是日本人单纯的性格所致吧。

那么,从这样的情报源所得到的关于日本人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2

明政府的敌人是日本,其主将是丰臣秀吉这个人。

即使在现代,敌国最高首脑的性格,也对战争有巨大的影响,更何况是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当时个人的力量是很大的。因此,首先要了解首领。

那么,明政府是怎样理解秀吉的呢?我们来看看。

《明史·日本传》中说:“平(丰臣)秀吉,萨摩州人之奴。”

出生地弄错了。说秀吉是萨摩人的奴隶,这一点也很可笑,他的主人信长是尾张人。

我手边有万历丙午年(1606),诸葛元声撰的《两朝平攘录》的影印本。从中看看明人的“秀吉”观:

平(织田)信长为关白,常统帅部下,秀吉为其义子……

这个开头已经错误满篇。信长没有当关白,也没有收秀吉为义子。

秀吉幼时微贱,不知父,母为人婢妊娠。生子欲弃,有异征而未弃。及长,勇力矫捷(勇敢敏捷),不营生业。先为鱼行商,醉卧树下,信长狩猎相遇,惊起纷争。

这原本是矢矧桥的蜂须贺小六和日吉丸的相遇,在这里换成了信长,桥下变成了树下,这样是为了和木下藤吉郎这个姓扯上关系,牵强附会编造出来的吧。

出身虽可疑,但幼时卑贱,这确是事实。

“秀吉常上高树”,这一定是想说他如“猿”一般的敏捷。

信长每带秀吉出兵,战无不胜,大为宠爱,赐田土,改名森吉。凡助信长,计夺二十余州……

前面一段讲的是信长在树下遇到秀吉,让他照顾马,取名“木下人”。所以,把“木下人”改成了“森吉”。

信长自恃功大势盛,遂弑国王,自篡立……

所谓信长弑国王,大概是说他放逐足利将军义昭,废室町幕府。《两朝平攘录》提到信长害怕秀吉造反,因此增加领地任命他为“摄津镇守大将”。

参谋阿奇支者,得罪信长,命秀吉统兵讨之。俄信长为其下明智所弑。秀吉方攻灭阿奇支,闻变与部将行长等乘胜举义兵,诛明智。此为万历十四年……

这一段有些混乱。阿奇支大概就是明智吧,但又出现了一个明智。

在征伐中国的途中,秀吉闻变撤退,阿奇支大概不是明智,而是荒木。荒木村重正是信长的部下,因受到怀疑谋反而出逃,托付于毛利,这还比较对得上号。

秀吉灭明智是在天正十年(1582),明的年号相当于万历十年,与史料记载有四年的差异。

接着提到了信长的儿子,说秀吉把他们都废了,然后自立,把关白让给养子孙七郎。原注中说,名为见吉,秀吉早年无子,收为养子,二十一年七月十一日生一子,流放孙七郎守关东,后来二十四年听信谗言以谋反之名诛杀。不用说,这指的是秀次,这一段交代得很详细。

此后越发治兵,征服诸州,万历十七年兼并六十六州,皆收为臣仆。秀吉法令严格,绑钉杀戮等,用尽诸法,兵士只进不退。遇水火不许后顾,如有后顾者,其子婿皆被斩。因此所向无敌……

这段讲述了秀吉法度严格、刑罚残酷。

始征关东,以十二匹马驮黄金,用心攻杀敌者,赏马上黄金。另以黄金离间,杀戮示威……

看来,秀吉不仅实施严厉政策,还采用黄金攻势。

其后还有割掉不服者的耳朵,放在二十匹马上驮回去的例子,说他“诛戮殆不尽”。

所夺诸州,必取其子弟为质,皆迫于威计,并非心服。秀吉多智略,刚果有决断力,恩威并施,胁迫众人,又善于用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