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好男人(1)

都说女人多变,殊不知,女人多变,除了女人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男人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男人懒得变。随着精力和心理的透支,男人“例假”的症状渐渐扩展,“别烦我”成了他对婚姻的主要要求和期望。越是这样,女人越是需要用各种方式打破这种死气。于是,一场“变”与“不变”的拔河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结婚的时候,老潘觉得自己娶了世界上最理想的老婆。不料,结婚四五年,老婆变了很多。比如,恋爱的时候,她最欣赏的就是老潘身上的男子汉气,对他的不拘小节、穿着随意、胡子拉碴甚至脏兮兮的习惯不但没意见,反而觉得挺男人的。可是,结婚后就渐渐开始干涉了:每天早上都要刮胡子;穿好衣服刚要出门,总是被叫回来让去换衣服,说什么颜色不搭配;理个发都要由她带着去时尚发廊找著名的美发师,还得顺便在对门做个面膜;买了一大摞让老潘读的书,还强迫老潘去听了几场交响音乐会。老潘被折腾得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不仅如此,本来恋爱的时候,多数事情都是老潘做主,可是现在,原本自己好像没什么主意、温柔体贴、百依百顺的女人突然变得不仅有主意了,还特别有韧性。别看从来不大声说话,也不吵架发火,可是那种听似温柔、看似温柔,但是柔中有刚的手法,真是让人拿她没办法。

以上是老潘讲的。现在我们再看看老潘的妻子是怎样说的。

妻子说,自己其实没有怎么变,从一开始确定关系以后就经常对老潘提出一些改变的要求,都是为了他好。那时候,老潘还很合作,能够为了取得未婚妻的欢心而作出调整。但结婚一段时间以后,老潘有时就显得不耐烦了。开始还好,只是偶尔抱怨,可是后来就越来越不耐烦。让妻子不高兴的并不是老潘是否能够改变,而是老潘的“态度”。本来已经挺有默契的东西,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几天,老潘突然抱怨起来,很不合作,还不愿意交流沟通。可是,过了这几天以后,又会好一段时间。平心而论,多数时间,两个人还是挺默契的,老潘还经常主动让妻子为自己挑衣服,而且自己审美品味也有了明显提高,文化素质也见长,自己为此非常自豪,觉得老公越来越好了,还经常在自己的朋友圈显摆,自己的老公是最好的。

为什么对同一件事情,夫妻之间却存在着如此大的认识差距?这要从男人和女人对婚姻的认识谈起。

男人、女人拥有对方的方式大有不同。男人是“维持现状”派,最大的要求就是“别烦我”、“别生事”。而很多女人,心里有一个自己理想男人的概念,但并不一定真要找到他,而是要找到一个“可塑性”高的,可以往那个方向培养的男人。本着共同经营婚姻的理念,男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女人的这一需要。也许在恋爱时,你是比较能接受的,但结婚后就不那么有弹性了。一个人在恋爱期间和婚姻初期,比较容易接受“培养、塑造”。但是,这种状况能维持多久?要知道,一个人不能是自己,而必须是一个“培养、塑造”的模型,长期下去,不仅很累,而且会很痛苦。男人需要一块自己可以做一个泥球的自留地。在和女人比较配合的前提下,这块自留地反而更容易保留。

女人在寻找配偶时,无论有意识还是下意识地,是在怀着一个理想形象和理想期望值的,所以,几乎在两个人认识的第一天,她在被这个男人身上吸引自己的方面打动的同时,也对一些离理想还有差距的方面开始有所觉察。一旦两个人关系确立,她的“男人改造计划”就默默开始了。女人选择的是“潜力”和“可塑造性”。女人会观察得很细,从一个男人的穿着、语言、肢体语言到他的兴趣爱好、朋友圈等等。对一个走入婚姻的女人来说,她的自我认知空间是环绕着家庭建立的。尤其是在有孩子之前,丈夫(或结婚前的男友)就成了她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她对自己男人提出的抱怨、要求的改正,并不代表她的不满,反而体现了她的在乎。女人永远是一个经营者,这是女人经营婚姻的方式,是她把婚姻向理想方向引导的努力。这当然会让男人很不舒服。男人最受不了被人指指点点,尤其是被女人指指点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