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智(22)

袁曹官渡长相峙: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战官渡本初败绩

公元200年夏天,袁绍、曹操各自率领大军对峙于官渡。当时,袁绍人多粮足,兵力数倍于曹军,处于明显的优势。曹军曾一度出击,没有获胜,只好退回,坚守营垒。此后,袁军接连发起进攻,曹军针锋相对,巧妙进行防御,双方在官渡相持数月之久。这时,曹军粮尽,士卒疲乏,且后方又很不安定。面对紧张的形势,曹操突然犹豫起来,“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写信同留守在许昌的荀彧商议。荀彧立即给曹操写了一封回信。“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荧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荀彧断定,曹军以劣势兵力阻止敌人数月之久,虽然已经很困难了,但可以肯定,袁绍的情况更困难,相持的局面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出奇制胜的良机就要到来。

荀彧的这封书信很有见地,他把当时的形势和袁、曹两军的情况分析得十分透彻,比曹操看得更深一步。就一般的用兵常识讲,两军在相持中,都有争取进攻的机会,哪一方若先要撤退,失败的后果就可能落在他们的头上。曹操看后茅塞顿开,他传令所有将士“效力死守”。后来,终于等到了战机,一把大火烧尽袁绍乌巢军粮,袁军土崩瓦解。这段历史,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中,做了忠实的记录。

在竞争中,尤其是相持阶段,最需要的是沉着和耐心,在坚持中等待和寻求战机的到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站在“最高层”上来观察认识问题。

从总体来看,官渡之战是在静态因素发挥作用的前提下,由于动态因素的进入,导致了对局复杂程度的变化,从而使战争结果发生变化。但是,也不能忽视不确定因素对于战局改变的作用。

官渡之战中的不确定因素大致体现在这几件事情上。

一是曹操军粮告竭文书被许攸获得;二是许攸向袁绍献计时,恰好使者送来许攸“滥行”的消息;三是许攸少时曾与曹操为友;四是淳于琼恰好性刚好酒,曹操去乌巢劫粮草时,正醉卧帐中。

假设曹操军粮告竭文书不是被许攸获得,而是被袁绍更信任的人获得;假设许攸向袁绍献计时,使者没有送来许攸“滥行”的消息,也许袁绍会采纳“分军掩袭许昌”的建议。假设许攸少时不曾与曹操为友,也许他会拔剑自刎而不会投降曹操。假设淳于琼不是“性刚好酒”,“醉卧帐中”,也许曹操去乌巢劫粮草会遇到很大困难。但是,这些看似偶然的因素却聚会在一起,促成了曹操的胜利和袁绍的失败。

偶然因素往往来自于必然因素,并且要和必然因素相结合而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当偶然因素导致对局复杂程度变化的时候,谁能把握这些偶然机会而使战争结果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

官渡之战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启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三点:第一,复杂对局的任何一方,都可能存在优势因素。例如,从静态因素来看,袁绍军优于曹操军;而从动态因素来看,曹操军优于袁绍军;从不确定因素的把握来看,曹操优于袁绍。第二,进行全面比较,有利于发现优势因素。例如,光从静态因素来看,袁绍军优于曹操军,预示着曹操有可能失败;但是如果既考虑静态因素,又考虑动态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则曹操军优于袁绍军,预示着曹操有可能胜利。第三,各种因素形成结构,因素的变化表现为结构的变化,因此要通过把握结构的变化来把握因素的变化。例如,荀彧讲的“情见势竭,必将有变”中的“变”,就是指从静态因素对局结构向动态因素对局结构的变化。而高明的战略家,就在于能够把握这种“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