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智(19)

后发制人,关键在于充分客观地分析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劣形势和发展变化规律,积极地等待和想办法改变着己方实力,使其不断地壮大和对方力量的削弱,最终改变双方力量的对比,战胜对手。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它由一系列的步骤组成:

第一,客观分析。在客观分析当前敌我双方的优劣时,要先端正心态。实事求是,不能形而上学地为了分析而分析;也不能抱有恐惧、自卑、自大、盲目等不良心态。正确的信心来源于正确的心态,做任何事不但要看到事物有利的一方面,更要看到事物不利的一方面。不能偏朝任何一个方面,而失去对事物完整的观察和分析。

第二,等待时机,积累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平和的等待。首先,资源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机来完成。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需要等待。因为谁也无法预测。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枯燥的,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待和不懈的努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参天大树开始于小小的种子。许多人没有耐心、急功近利,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最终后悔莫及。所有的伟大都在于平凡中的积累,这一点却是那么的容易被人忽略。

第三,削弱对手的力量,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通过多方的观察,总结出敌方的规律,顺应对方变化而变化。观察敌方决策和行动的正确和错误,以控制其要害。比如说,用他所贪求的东西作为诱饵,使他疲于奔命;敌方出现空隙,要尽快地乘虚而入;如果对方骄傲要使其更骄傲,如果对方自卑则想办法使它更自卑等等。让他把各种花招都使出来,然后设法加以控制;让他把各个环节都暴露出来,然后设法加以打击。敌方若对我方采取以静待变的方法,就出奇兵袭击他。敌方若不做出反应,就想办法调动他。借以把对方的企图、弱点等找出来,并抢先行动,使对方处于劣势。没有任何一种优势可以永远地保持下去,所以没有必要获取绝对的优势,无需等到天下无敌时才开始战斗。只要目前比对手有优势就足够给你带来胜利了。

最后,全面出击,平定大局。斗争中最怕的就是久拖,一般来说要通过绝对的优势完全打垮对手,代价太大了。通常只是针对其弱点,切断其生存链。使其正常的节奏停滞,从而制其于死地。既然是控制其弱点,如果对方度过了瓶颈,就可以活下来的。所以要多方一齐发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不能缓过气去,这样方能取得胜利。

弱小并不可怕,它是事物成长的必经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事物就不能健康地成长。它其实也有许多的优势,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其优势,还要尽量利用,积极准备力量改变目前的状况,为日后成功做准备。

袁绍计取冀州城:趁火打劫,乱中取胜p47袁绍磐河战公孙

关东诸侯联合起兵,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反对董卓专权。讨卓联军攻占洛阳后,各路诸侯便各打各的算盘,不仅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争权夺利、互相兼并,以致讨卓联盟迅即瓦解,各路诸侯各自为战,自谋发展。

当时,洛阳一带几乎已成废墟,袁绍觉得在这里已无戏可唱,便于次年率军退屯河内(今河南武陟县西南),观望形势发展。渤海郡属冀州,因而袁绍在名义上应算冀州牧韩馥的部下,所以韩馥经常派人运送粮草接济袁绍。谁知好心不得好报,袁绍及其部下却暗中算计起富庶的冀州来。谋士逄纪向袁绍献计说:“大丈夫当纵横天下,怎能光靠人接济为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

得到袁绍赞同后,逄纪进一步具体谋划说:“可暗中派人送信给北平太守公孙瓒,约其共攻冀州,平分其地。他必定欣然起兵攻冀州。面对公孙瓒的进攻,韩馥这样的无谋之辈肯定会请您协助守冀州。您便可趁势行事,冀州唾手可得。”袁绍闻言大喜,即依计送信给公孙瓒。瓒得信,即应约发兵杀奔冀州而来。袁绍却又使人将公孙瓒发兵攻冀州的消息密报韩馥。韩馥得报后,即召集谋士荀谌、辛评二人商议对策。荀谌说:“公孙瓒率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锐不可当。今袁绍智谋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其同治州事,就不怕公孙瓒了。”韩馥以为得计,便差别驾闵纯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谏曰:“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怎能将州权委托给他?这等于引虎入羊群啊!”忠厚的韩馥答道:“我本是袁家先世的故吏,才能又不如袁绍,让贤是自古以来的美德,现在我决计请袁绍与我一同治理冀州,诸位不要忌妒!”耿武等人见韩馥固执己见,不听忠告,只好叹息而出。

数日后,袁绍应韩馥之邀率领大队人马来到冀州。忠于韩馥的耿武、闵纯不愿冀州落入袁绍之手,便伏于城外,欲刺杀袁绍,结果被袁绍大将颜良、文丑斩杀。袁绍入据冀州后,即以韩馥为奋威将军,并以自己的亲信部下田丰、沮授、许攸、逄纪分掌州事,架空韩馥,逐渐篡夺韩馥之权,终将冀州据为己有。至此,韩馥懊悔无及,只好弃下家小,只身投靠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