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中国崛起策一 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4)

因而,确切地说应该是配有一定的国家宏观调控,并配有现代化的社会保障的市场经济才是最好的经济模式。拉美国家也实施市场经济,非洲大多数国家实施的也是市场经济,但很多并不成功。拉美国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奇迹后就怎么也爬不上去了,产业结构依然停留在简单的加工业和能源出口;非洲则完全没有培育出现代化的市场来。确切地说,采取市场经济且取得巨大成功的只是少数国家,美国、西欧不说,后进国家中取得成功的只有日、韩和亚洲新兴经济体,也就是说全球加起来也不过只有20多个是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绝大多数国家虽然也采取了市场经济,但依然在现代化的边缘徘徊。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凡是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都是建立了现代化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国家或地区,也都是中产阶级得到培育、大众消费得到促进的国家或地区。相反,贫富极端悬殊、社会严重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绝对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往往也是失败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前一段时间里国内媒体热谈的中国拉美化现象就表明了国内理论界对单纯的发展市场经济而忽略社会平衡发展的深刻反思。

观点二:社会福利费用高昂,会拖累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让中国倒退到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时代。

解析: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观点。在当今发达的成功的现代化国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还没有建立现代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即使是美国,也在罗斯福总统和战后林登·约翰逊总统时代经历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大幅度扩张,并进行了大量的社会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和冲突,其本身还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用,是经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德国社会学家考夫曼(Franz-Xaver Kaufmann)总结到,福利制度有四大经济效用:①福利政策保护了劳动力免遭过早的折损伤害(比如工伤事故、疾病、职业病等),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稳定和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国家通过对家庭政策、住房政策的投入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培育,因为家庭本身也是培育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机制。 ③国家投入的公共教育制度更是直接培育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这对一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④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培育了普通公民长期的安全保障意识,它实现了普通民众较长阶段的生活规划和生活计划,稳定了民众的消费行为,间接却又是强有力地促进了大众消费,这又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

观点三:私有化是经济发展成功之重要手段。

解析:那要看私有化什么领域。教育和医疗是公共产品。国家应该通过社会投入建立普遍的社会安全网和大众普及教育,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教育和健康。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建立一部分私立学院和医院,不过这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只有建立了公共教育和医疗系统,才能有效地培养人力资源,才能培育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让他们进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产业化和医疗私营化绝对会带来大灾难,其后果往往要到10年20年后才会完全显现出来。在这里,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观点最发人深省:他在对比了中国和印度在经济改革时期中国相对较为成功的发展后指出,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所进行的土地改革消除了中国现代化路上的重要障碍。毛泽东时期所推广的扫盲运动、普通教育和建立的全国范围内的合作医疗制度,在中国1979年市场经济改革的转轨中被有效地运用和整合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去,意外地成为中国迅猛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而印度在1991年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有一半的民众既不能读也不能写,其卫生医疗条件也远远落后于中国,无法为市场经济提供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是印度现代化道路上主要的拦路虎。

观点四:中国发展福利制度,哪来的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