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爱是寂寞撒的谎(9)

"我不会说的,小哥哥。"裴裴抿嘴笑了笑说。

3

贫困和饥饿给幸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那个年代,为了能填饱肚子,人们没日没夜地劳作,而这样的劳作也仅仅是为了能吃上一顿饱饭。可幸海从来就没吃饱过。不要说一天三顿饭,就是一顿饭,对他家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幸海记得很清楚,家里没垫锅底的油,娘就翻腾出夏天收拾起来的杏核,一颗颗小心翼翼地拿小榔头砸开,把一把杏仁放锅里炒炒焙干,然后又用擀面杖碾成粉末。炒菜的时候就用杏仁粉充当油,没翻几下铲子娘就倒一锅水进去。家里能吃得起菜的也只有村长家了。幸海娘去田里捡苦苦菜,用沸水烫一下,拿出来拧干水分,脱去苦味,就算是菜了。娘抓一把玉米面下在锅里,一边撒一边搅着。饭端上来时,碗里稀得能照见自己的影子。

也许是受了娘近视的遗传,幸海的大哥、二哥还有大姐也都近视了,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了全家的生活质量。因为他们近视,当时在生产队和别人干一样的活儿,却只能每人按半个劳力挣工分,所以幸海家挣的工分就特别少,粮食便不够吃。

连年干旱,颗粒无收。为了填饱肚子,每逢冬春,娘便专门去大队找村长,开了证明,就和小姐姐离开水溪镇龙头村去郾城讨饭。幸海四年级下学期时,就硬跟着去了。

那时,娘带着他们住在一个以前村里的老邻居王奶奶家的草棚里,草棚里堆积着一些废铜烂铁。这是一间墙壁潮湿、剥落的土房子,中间齐整地摆放着许多没有漆过的桌椅板凳。草棚里面盘着很小的土炕,娘和小姐姐睡在上面,娘大半个身子悬在炕沿儿上,幸海只好在地上铺了草苫子睡。

每天早早儿起来,娘就从内衣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来--那是一张盖了红印的同意外出乞讨的大队证明。娘把那红印章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挎上柳条筐儿去讨饭。他们把郾城郊外方圆二十里的村子都排了顺序,一个一个地转,大概二十来天就转一圈儿。通常是他和小姐姐从村东向村西,而娘从村西往村东,定下吃午饭的地点,到了晌午就去那里会合。

幸海和小姐姐衣衫褴褛,一脸倦容,拖着一根竹竿儿,另一只手端着一只蓝花瓷碗,碗上有划痕和豁口,进了院子就喊:"大娘给点儿吃的吧。"如果没有人应声,他们就接着喊,"大婶给点儿吃的吧。"若还不应声就再喊,"大嫂给点儿吃的吧。"把所有的称呼都喊完了,直到把人喊出来。主人家通常都会说:"这都啥年头了,你们怎么还要饭?"小姐姐的一双眼睛哀求地望着主人,背口诀似的连声道:"俺们那里人多地少不够吃。"也有人家会冷嘲热讽:"你们太懒还能不挨饿?"小姐姐就大声地把口诀再背一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