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刘邦:大阴大阳,无形无色(6)

吕公听了萧何的话,也很吃惊,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没有见过这样吹牛的人,他想看一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物,便不顾萧何的劝阻,径直向外走去。到了门口,看刘邦身躯高大,仪表堂堂,心中就很有几分欢喜。双方见过礼,吕公亲自把刘邦引到堂上。刘邦也不谦让,雄赳赳,气昂昂,挺胸阔步,进去坐在了贵宾席的首座。

席间,刘邦谈笑风生,潇洒自如。有人敬酒他就陪,无人恭让他也喝。奉承的话不说,拍马的事不干,俨然成为宴会的主人,倒是把沛县县令冷落在一旁,弄得他好生气闷。酒足饭饱之后,客人们陆续退席,刘邦也擦了擦油腻的嘴巴,打了几声饱嗝,准备离去。吕公用目光频频示意,一定让他留下。刘邦也猜不透吕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转念一想,自己本来就是个混世魔王,吕公能把自己怎么着?留就留,怕什么。这样一想,他心里就安定了,索性跷起二郎腿,端起大酒杯,在那里有滋有味地又喝了起来。

吕公在送走所有的宾客后,便将刘邦带入后堂,为他引见吕夫人及女儿吕雉。

吕雉退入后房,吕公便当着夫人的面对刘邦表示:

“我年轻时,便喜好相术,根据多年的经验,对面相更是别有心得。但在我见过的那么多面相中,没有人能和你一样,希望你不要妄自菲薄,应努力建立自己的事业。”

这番话,倒让一向大方的刘邦傻眼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吕公更明白表示:

“我的女儿,你也见过了,如不见弃,愿与你为妻。”

已三十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刘邦听了此话,喜出望外,满口答应。

倒是旁边的吕夫人,大吃一惊,对这位不甚长进的老青年实在没有好印象,她顾不得礼貌,便直接质问吕公:

“你不是平日常说我这个女儿是贵人,不可随便许人,前些日子县令欲纳之为妾,你也当面拒绝,不怕得罪高官,怎么如此随便就许给了刘邦呢?听说他……”言下之意,她听到了刘邦在外面的花边新闻。

吕公见此情景,知道她在说什么,他也听到过刘邦的风流事,但吕公认为那不过是男人的正常行为,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反而说明刘邦是一个不拘常规、大有前途的人。他生气地说:“这种事不是你们妇道人家会了解的。”

吕夫人见吕公不高兴,也只好不再反对了。吕雉便在父亲的坚持下,嫁给了这位官职低微又表现不佳的泗水亭长刘邦。

刘邦娶媳妇这件事,表面上看与刘邦谋权无关,实质上对于他日后成为沛县百姓公推的领袖大有帮助。通过这件事,刘邦获得了以下好处:一是在沛县声名大振,想想看,沛令处心积虑都得不到的女人,竟然被刘邦轻松得到,他人认为刘邦身上一定有异相,异相在古代是很有号召力的;二是刘邦借助吕公的势力提升了自己的地位,成为沛县的实力派人物,更多的人开始追随他;三是不再担心钱财的问题。可以说,娶了吕雉之后,刘邦的谋权之路才有了起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