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英诺森四世被拥立为教皇,他害怕腓特烈,去了热那亚,从那里又去了法国,他下令在里昂召开一个宗教大公会,腓特烈打算参加。但他受阻于帕尔马发生的叛乱;受挫后,他前往托斯卡纳,由此去了西西里,最终死在那里;他在施瓦本留下一个儿子康拉德,而在普利亚则有一个与情妇生的儿子曼弗雷迪,已经被封为贝内文托公爵。康拉德前来接管王国,到了那波利就死了,只留下一个婴儿,名叫康拉丁,人在德意志。所以,曼弗雷迪首先作为康拉丁的监护人,占据了王国,随后,传出康拉丁已死的消息,在违背教皇和那波利人意愿的情形下,他自立为王,那波利人也奈何不得他,只得同意。正当那波利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圭尔夫派和吉伯林派在伦巴第地区进行了多次斗争。圭尔夫派由教皇派来的一个使节领导,而吉伯林派则以埃泽林为首,他占据了波河彼岸几乎全部伦巴第地区。在剿灭帕多瓦的战争中,他屠杀了一万二千名帕多瓦人,但就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他本人以八十岁高龄死了。埃泽林死后,他控制的所有城镇都获得了自由。如他的前任们一样,那波利国王曼弗雷迪继续与教会为敌,这让教皇乌尔班四世一直寝食难安;因而,为了使他臣服,教皇召集了十字军来对付他,他前往佩鲁贾等待他们的到来。看到他们力单势薄,行动迟缓,他考虑为了战胜曼弗雷迪需要更有力的帮助;于是,他转而求助于法国,并册封法国国王路易 的兄弟安茹的查理为西西里和那波利国王,并敦促他尽快来意大利,夺取该王国。但在查理赶到罗马之前,教皇已经死了,由克莱门特四世继位;此时, 查理率领着三十艘战船来到了奥斯蒂阿,并命令其余人马由陆路赶到;在查理逗留罗马期间,罗马人为了讨好他,拥立他为元老院议员,教皇则把那波利王国许诺给他,条件是他每年必须付给教会五万个金币;同时,颁布了一项法令,无论查理还是其他任何人,成为那波利国王之后,就不能同时再当皇帝。查理率军与曼弗雷迪交战,并在贝内文托附近将其击溃,杀掉曼弗雷迪,因而,成为西西里和那波利王国的统治者。但按照其父的遗愿,这个王国应属于康拉丁,于是,康拉丁在德意志集合了相当可观的人马,来到意大利,在塔利阿科佐与查理决一死战;康拉丁的军队先是被击溃,他本人后来乔装改扮逃跑时被俘,最终被杀。
二十三、直到教皇阿德里安五世继位之前,意大利还算太平无事。查理一直在罗马,并以被授予的元老院议员身份统治罗马,教皇无法忍受他的权威,于是就前往维泰尔博居住,并请求皇帝鲁道夫前来意大利,对付查理。这就是历任教皇,时而出于宗教狂热,时而出于个人野心,不断地给意大利招来新的外来人,并制造新的战争;一旦他们有了新的有权有势的君主,教皇们便充满嫉妒地看待他,并想方设法除掉他;从来不允许别人统治这个国家,而他们自己出于软弱又没有能力统治。君主们害怕他们,因为,无论是战是逃,教皇们总占上风,除非使用欺诈,否则无法得手。例如,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以及其他几个教皇,就是在皇帝假装友善的情形下被擒获的。鲁道夫并没有来意大利,他自己正陷入与波希米亚国王的战争之中。此时,阿德里安死了,奥尔西尼家族的尼古拉三世被拥立为教皇,此人大胆放肆而又野心勃勃;他千方百计地要削弱查理的势力,于是他吩咐皇帝鲁道夫,抱怨说在托斯卡纳有一个总督,亲近圭尔夫派,在曼弗雷迪死后,他的位子被查理派人顶替了。查理向皇帝屈服,免除了自己任命的总督,而教皇则派了自己的一个侄子--一位枢机主教--作为皇帝的总督。为了报答教皇赋予他的荣誉,皇帝将罗马尼阿地区归还给教会,这块土地原先是由他的前任们从教会那里夺走的;于是,教皇封贝托尔多·奥尔西尼为罗马尼阿公爵。此时,教皇觉得已经变得足够强大,可以与查理面对面抗衡了,他剥夺了查理元老院议员的职务,并颁布一项圣谕,任何王室家族成员都不得担任罗马的元老院议员。他进一步打算剥夺查理的西西里王位,于是,他和阿拉贡王彼得罗(三世)密谋此事,但这一计划直到下任教皇才得以实施。他也设想从他们家族中立两位国王,一位伦巴第王,一位托斯卡纳王,以他们的势力保卫教会免于时刻想要入侵意大利的德意志人以及盘踞在那波利王国的法国人。但他带着这些想法撒手人寰了,而他也是第一位公开暴露自己野心的教皇,借光大教会之名,行营私舞弊之实。在此之前,我们没有提到过任何教皇有关他们的侄子或家庭成员的事,而此后的历史中这样的事则比比皆是,以至于我们甚至在讨论他们的子嗣;如果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教皇们甚至千方百计地将其子嗣拥立为君主,对于他们而言,如果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的话,那就是将教皇位子变成世袭制。确实到目前为止,那些由他们指定的君主都只是昙花一现,这是由于这些教皇大多短命, 或者尚未完成对其亲信的安插,或者仅仅安插了亲信,但未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缺乏支撑他们的才能,稍经风雨,便筋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