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教育永恒的主题(12)

民族性。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这一爱国主义精神既源自儿童时期的家传父教,又得益于先生对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精华的深刻体悟。先生自幼熟读《论语》、《孟子》、唐诗宋词;60岁后开始读《老子》,一年后即可背诵如流。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文集中有关“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教育”部分就是明证。正因为如此,先生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将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样的理由,先生充分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论语》、《老子》、《周易》、《庄子》、《孟子》、《礼记》等等,甚至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柳宗元、范仲俺等人的散文作品和大量的唐诗宋词,都为先生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先生的教育论述中,大量地引用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经典语句,如:“学而时习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知常,妄作,凶”,“德才兼备”,“传道、授业、解惑”,“因材施教”,“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等等,并对这些经典语句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创造性阐释。

创造性。如前所述,先生的教育思想有着系统的逻辑体系,在继承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有着先生自己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源自先生对人民的爱、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作为科学家,他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更具有科学家的精神,有着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作为诗人,他熟读经典,精通诗词,有着深厚的人文修养;作为教师,他有着长达五十余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作为教育管理者,他担任过大学校长、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深谙大学管理之道;作为学习者,先生总是自称为“学生”,善于学习,向所有的入学习。他一再指出,他的教育思想,从校外的周远清教授等人、校内的涂又光教授等人那里学习到很多,获益匪浅。这也表明,先生是十分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致力践行的。正是有着全面而丰富的经验,正是有着自身深切的体验,正是有着永无止境的学习,共同凝聚成就了先生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先生的这本文集风格独特,魅力独具:可谓恣意汪洋,纵横捭阖,收放自如;理想与现实与共,激情与理性同在;既充满了对未来的乐观,又流露出对现实中的弊端的忧思。宏观处,消解学科知识的壁垒,圆润融通;微观处,揭示做人为学的真谛,精妙细微。有道君子,不妨细细品味。

本文力图描绘出先生的教育思想肖像。由于先生教育思想丰富,加之个人体会不深,本文难免挂一漏万。先生不仅是一位思想者,更是一位践行者。他坚毅地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思想,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作为先生的学生和助手,十五年来协助先生为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而奔走在全国各地,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这一点,容日后专文描述。在庆贺先生教育文集出版之际,我衷心祝愿先生:健康,更健康;长寿,更长寿!

余东升

2010年Ⅱ丑月Ⅱ丑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