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德时期
公元前2350年,苏美人被阿卡德人(Akkadians)所取代,他们属于闪族的一支,原居住于两河流域的中部,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时,由于阿拉伯的塞姆族人的迁入,他们随之亦定都于阿卡德(AkkadAgade),后来被称为阿卡德人。阿卡德人起初仿用苏美人的文字、语言、建筑、艺术等,直到后来才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文化。他们扩张的速度很快,公元前3000年,他们已扩展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阿卡德国王
阿卡德人的首领是萨尔贡(Sargon)和薛胡金(Sharroukin),他们带领阿卡德人由叙利亚阿慕户地区(Amourrou)登陆,从死海、西奈半岛的摩阿布(Moab)、伊多姆(dom)、纳让布(Négeb)进入苏美地区,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文明。
著名的君王萨尔贡是“阿卡德王朝”(The Akkadian Empire,公元前2350年至公元前2170年)的创始人,他以阿卡德为首都,加强国家的作战武器,建立两河流域第一支常备军作为军事上的防御。他统一度量衡,使商业及贸易都获益。萨尔贡对外邦征伐更是不遗余力,不仅挥军直逼古波斯海湾,还占领埃拉姆,并向北攻占阿慕户、黎邦(Liban)等地,昔日的苏美城邦几乎遭到摧毁,地方旧贵族的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但相对地,也使一些依赖国王的新官僚集团开始出现。
萨尔贡总共统治了五十五年之久,他自称“万物之王”(King of Universal Dominion),全国人民都视他为神而尊崇。可是因为萨尔贡不断地迫使被征服之地缴纳大量的金银、税收,且还须提供劳役,导致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产生不满。因他大肆地征战使国库负债,人民沦为奴隶或成为他国战俘,致使萨尔贡统治晚期,国内平民不断起义,战乱频仍。
继承王权的分别是他的三个儿子。在萨尔贡的幼子纳昂辛(Naramsin)继位后,即开始大举扩张势力,他称自己为“宇宙四方之王”,进行对阿卡德、苏美、苏巴湖(Soubarrou)及阿慕户的统治。直至现今,不论是巴黎卢浮宫的古代雕像,抑或是“纳昂辛纪念碑”(Stele of Naramsin),都将他塑造成一个英勇的征服者形象。
在纳昂辛去世后,阿卡德王国的国势也渐衰,王位在三年之内亦更动了四次,苏美各城邦亦不断地骚动,而阿卡德王国也一蹶不振,致使居住于里海南岸泽格劳伦斯山附近的蛮族古蒂人,大举入侵两河流域,并灭阿卡德王国,他们统治两河流域近一百年。
苏美人的鼎盛时期:乌尔的第三王朝
古蒂人的入侵使两河流域产生极大的混乱,他们与被入侵者之间的争战,使得苏美地区获得极大的喘息及复兴的机会,苏美人此时更在文学上达到巅峰。
乌鲁克的国王乌杜盛加尔(Utuchengal)联合苏美人赶走古蒂人,建立乌尔第二王朝。第三王朝则建立于公元前2150年至公元前2050年之间,当时苏美文化达到最鼎盛的时期。
王朝的创始人是乌尔那姆(Ournammou),他实行中央集权制,使政治趋向稳定,原先的城邦成为地方行政单位。他任命军队、兼掌司法、立法,以及国内一切事务,并集所有力量于一身,至他的儿子时,国王开始被视为神。此外,他建立国内的贸易站,不但引水灌溉,并修建大型庙宇,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也规定各种油、盐、铜、羊毛之价格,执行统一度量衡,以白银为全国通用之货币。乌尔那姆为这个宗教王国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汇编历史上最早的法典《乌尔那姆法典》,法典的序言里强调,禁止欺凌孤儿寡妇,且不许富者欺侮贫者,但法典中也主张奴隶制和私有制,由法典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而奴隶阶级更是毫无地位可言。此部法典后来成为《汉谟拉比法典》的范型,但却比《汉谟拉比法典》更有人情味,更加实际。但是这样的成就却因埃拉姆、阿摩瑞特人(Amorrites)与西部的闪族人的反抗所摧毁,公元前2006年,由于奴隶制发展加剧自由民内部分化,使自由民处境日益恶化,且奴隶逃亡现象普遍,自由民大量破产影响国家兵源,使乌尔第三王朝亦开始崩溃瓦解了。
西部的闪族人于伊山(Isin)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并于公元前1950年,在巴比伦之“神门”定居,建立阿摩瑞特王朝。汉谟拉比王是此王国的第六位国王。根据专家巴洛特(A.Porrot)和西德尼?史密斯(Sydney Smith)的说法,汉谟拉比曾于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城邦建立马里文明(Mari)。而如此多样且丰富的艺术城邦,借由巴贝特的挖掘,使我们能够得到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