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格拉提安被弑和狄奥多西的统治(21)

大臣鲁菲努斯(Rufinus)几句不得体的言辞,激起他满腔的怒火。在派出信差下达屠杀命令之后,皇帝想阻止命令的执行已为时太晚。对一座罗马城市的报复行动,交在蛮族的手里,在盲目冲动之下,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开杀戒。何况这一攻击计划,在阴毒、险恶和非法的密谋指使下,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帖撒洛尼卡的市民收到皇帝名义所下的告示,假意邀请他们前往观看赛车。市民对这些娱乐绝不嫌多,观众人数如此庞大,就打消一切恐惧和疑惑的念头。等人员到齐后,一声令下,埋伏在竞技场四周的士兵着手行动,不是赛车出场而是展开大屠杀。这场不分外人土著、不管年龄性别、无论有罪无罪的杀戮,持续进行三个钟头。被杀人数根据最保守的估计有七千人,更有些作者?定有一万五千人,当做奉献给波特里克亡灵的牺牲品。一个外国来的商人,可能想到自己不会被杀,提出用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作担保,换取两个儿子其中一人的性命。正在他舍不得而犹豫难决,不知该选哪位时,士兵帮他做出决定,对两个毫无抵抗能力的孩子,用匕首同时刺进他们的胸膛。这群刽子手大肆杀戮的借口,是说他们不得不拿出足够的人头来交差,使得这场有计划和预谋、遵从狄奥多西命令行事的大屠杀,让人听得胆颤心惊,面无人色。皇帝过去曾长期在帖撒洛尼卡居住,看来他的罪孽就更为深重。这座惨遭不幸的城市,它的街道和建筑的外貌,居民的?着和习性,皇帝都十分熟悉,会随时呈现在眼前。后来狄奥多西甚至感到那些遭他屠杀的人们,好像仍然健在一样。

十、 安布罗斯的谴责和狄奥多西的忏悔(388 A.D.391 A.D.)

皇帝对正统教会的神职人员怀有敬意,尤其礼遇安布罗斯,格外推崇和钦佩他的品格,说他的身上凝聚着主教所具有的最高美德。狄奥多西的友人和大臣处处仿效君主的作为,对主教表现出虔诚的态度。这样一来皇帝有时会感到惊讶,倒不一定引起不满,那就是他所有的秘密打算,转眼之间便传到大主教的耳中。安布罗斯的行事根据极为崇高的理念,认为政府对人民的施政作为,与神明的荣誉和宗教的利益有相当的关联。

卡利尼库姆(Callinicum)是波斯边境一个不出名的小镇,当地的僧侣和市民,在主教狂热情绪的鼓动下,发生暴乱事件,烧毁瓦伦提尼安教派的集会场所和犹太人的会堂。煽动闹事的教士受到行省地方官员的裁定,要重建犹太会堂,赔偿全部损失,这项公正而温和的判决也得到皇帝认可。米兰大主教并不同意,为此口述一封批评和指责的信函,使用的语气像是皇帝受过割礼,背叛原已受洗的宗教信仰。安布罗斯认为对犹太教的宽容,就是对基督教的迫害,同时很武断的宣称,他和所有真正的信徒全都热切期望,愿意就这一护教行动的是非功过,以及授与殉教人员名衔有关问题,再与卡利尼库姆主教作深入的研讨。他用非常悲痛的口吻提到,要是执行这样的判决,对狄奥多西无玷的名声和信仰的获救,会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大主教因为私下的劝诫没有发生立即的效果安布罗斯的讲道辞对于耶利米(Jeremiah)的手杖、一颗杏树和一个妇女为耶稣洗脚涂油,都有很奇特的讽喻,在总结时一定会说清楚,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就在布道的讲坛上向坐在御座的皇帝,发表公开的讲话安布罗斯用委婉的语气提出辩驳,但是严辞申斥步兵和骑兵将领提米西乌斯(Timesius),竟敢说卡利尼库姆的僧侣应该惩罚。,在得不到狄奥多西严正而明确的保证,对卡利尼库姆的主教和僧侣不加任何惩处以前,不再进行在祭坛呈献祭品的仪式。狄奥多西很真诚的撤回原来的判决然而过了五年以后,狄奥多西失去在灵性生活上指导他的人,开始宽恕犹太人,对于摧毁会堂的事件公开提出指责。,后来在他居住米兰期间,随着与安布罗斯虔诚而亲切的交谈,敬爱之心更是有增无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