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传出我的歌声(4)

(四)高考解禁

我是第一届高考生。那是1977年。

文革后,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西昌也开办了几个工厂,于是有机会从农村招工回城,我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来到峨边县的四川省峨边木材综合加工厂培训,日复一日地工作着。

1977年的一天,这是我永世难忘的日子。

在我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忽然从广播电台传出国家恢复高考招生的消息,真如一声惊雷,唤醒了我们争取新生活的心愿!当时我们很多培训的工人心情特别振奋!多少年就等这一天啊!我于是立即决定请假回西昌找书来复习。培训负责人不同意,在一番争执下,我和同事李伟民毅然回了西昌。这在当时属于违纪行为。我们当时完全没想到,这一莽撞,让我付出了三年的代价。

当时的教育部长是刘西尧,对高考录取工作方针的指示是“凡政审不合格,不录取”。政审首先是在地方执行,而其中决定我们的命运的一个人,就是我们的厂长。

高考结束,左等右等,未见录取通知。当时不像现在,可以查分,可以咨询。而1977年是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从中央到地方,招考像安全局工作一样,完全保密。就在我们茫然失措时,李伟民的母亲从凉山州教育局一副局长处听来一个消息:原来在写政审意见时,单位在给我们的政审鉴定中故意写了一些诽谤的话,诸如上班不带工具啊,给玉米撒化肥不认真啦,而这些都是借口。

于是我和李伟民的高考档案就被扣在了西昌,没有送四川省招办录取。这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动力,一定要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地方,也是我连续三年参加高考的动力。

1978年我报考理科,以3分之差落榜。1979年改报文科,总分298分,上了重点线,还要加民族地区分10分,但志愿没填好。重点没走成,一般本科5个学校也只走了第三志愿——重庆师范学院。从此我的职业生涯定格在了三尺讲台。

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没一点喜悦之情,但又非走不可,三年了,不想再考。

(五)讲台人生

我从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被统一分配回凉山,到西昌师范学校教历史课,这也是我母校之一。2001年全国实行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西昌师范学校并入凉山民族中学,我便一直呆在这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