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年代成长(1)

主人公:李建国

年龄:69岁

住址:湖北十堰

职业:国企干部

我为祖国造车忙

在战火年代成长

1930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我出生在望城一个教师家庭。那时候国共内战已经开始了。在我们那里,家里生了小孩要取名字,一般都会找读书人。我父亲把我抱到一户读书人家里,向他求取我的名字。读书人想了想后,说:“现在仗打得这么厉害,就叫建国吧。仗一打完,就应该有后来人来建设好国家。”这些话是我父亲后来告诉我的。

打我记事起,我眼里的家乡,似乎总是战火不断。出生时是国共内战,7年后是抗日战争,接着又是解放战争。

我印象最深的,是8岁那年的事情。

1938年,日寇犯湘,蒋介石提出“焦土抗日”的口号。8月13日,长沙人民自己点燃了长沙城的大火,这就是著名的长沙“文夕大火”,这火烧了几天几夜,红了半边天。我从长辈们那里听说,长沙大火烧穷了不少人,很多人把店铺烧了,把住宅也烧了,满城的人全逃到乡下去了。

不过,幸运的是,当时我们家住在望城县,并没有受到这场大火的直接影响。当时的望城县是一个距长沙市四五十里的偏僻乡村。但不久,战火就殃及到我们这偏僻的乡村。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逃难,给我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那是抗战结束的前一年,有一天,“日本兵要来了”的消息在这个宁静的乡村传得沸沸扬扬。为了躲避危险,父母亲领着我们躲到更加偏远的亲戚家,住了好一段时间,当时我们什么东西都没搬。

日本兵扫荡后的场景,我现在经常会回忆起来。家里所有的柜子被砸得稀巴烂,所有可用的东西被一扫而空。一大家子逃难回来看到这些,抱成一团,都哭了。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们那原本殷实的家境没落了。没有了房子没有了田地没有了依靠。

珍藏朱德的相片

新中国成立后,我来到湖南省立长沙高级工业学校读书,读的是机械科。长沙高级工业学校是当时湖南省内的唯一一所工业学校,入学考试时有一千多人参加,最终录取的只有几十个。学校是解放前留学日本的老知识分子办的,当时招人没有走后门这一说,特别铁面无私。我记得当时考试题目很难,数学总共4道题目,我做对了3题,还有一题不会做,得了75分,很不错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