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哈特:我们做调查的时候,问题会涉及到幸福、奋斗、苦痛等多方面。之后我们会从中收集信息,分门别类,最终得出一项全球范围的民意测验结果。关于“幸福”这个问题会分两部分,一个是“你给目前的生活打多少分?”,另一个是“你觉得5年之后你会给自己生活打多少分?”。分数是从0到10分,0分意味着最糟糕的生活,而10分就代表最满意的生活。人们总是倾向于给未来的生活更高的分数。我觉得这点挺好,最起码说明我们总是对未来满怀希望,而正是这种状态让我们不断进步。
鲁特.维恩霍文:在我的定义中,幸福的意思就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所以如果有人说他很幸福,那他就是很幸福,除非这人在撒谎。
埃德.迪安纳:关键在于能评价幸福与否的只有本人,而不是专家,不是哲学家,也不是其他什么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这个人才是真正的专家,只有他才有资格回答如下问题:“以我自定的标准来看,现在我过得到底好不好?”
做同样的事能让所有人都感到幸福吗?
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幸福有很多种表象,或许是如饥似渴地学习,或许是全神贯注为接下来5年做规划,或许是能分辨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或许是期盼着晚上入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一些感觉到幸福的人有些会喜形于色,有些则一脸平静,更有些人看起来忙个不停的样子。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能感觉到幸福,不过是用我们自己的方式。
埃德.迪安纳:幸福感的有些部分是相通的、普适的。比如说,如果人人都憎恨你,没人尊重你支持你,那你一定会觉得不幸福,不管谁都会有这种感觉的。但有不少幸福感却是独特的,由你的个性决定的。比如像我,喜欢分析数据,大多数人就不喜欢。他们宁愿去读读书,看看电影或聊聊八卦。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际关系是拥有幸福感最基本的需求。但其他我们所探讨的所谓“幸福”要素则有一点点抽象了,比如要努力实现目标或人生价值,要有目标、有意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