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

这部三十余万字的《大国之魂》是我的长篇处女作,写作于1989年春,完稿于次年秋天,算得上一本呕心沥血之作吧。很多读者问,当时你还是个青年,又没有当兵打仗,你是怎么写出这部与你个人经历毫无关系的抗战作品来的呢?

说毫无关系当然不确切,我父亲曾经作为中国远征军中的普通一员,以不到十八岁的年龄投笔从戎远赴印度,他们那一代青年是以热血和生命谱写出抗日战争的悲壮凯歌的。惭愧的是,当父辈的热血尚未冷却,历史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经扭曲变形,我这个不肖子孙居然不知道我的老父亲在中、印、缅浴血奋战!“文革”年代,父亲的历史成了问题,我们家庭注定无法逃脱没顶之灾。当我在边疆年复一年当知青,个人前途屡屡受到挫折,心里没有少抱怨父亲,诅咒那段给我们家庭带来厄运的黑色历史。

尽管我不断向组织表态同父亲划清界限,然而我对父亲的历史仍然一无所知。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某一天,在中国滇西怒江西岸的一处被荒草淹没的旧战场遗址上,当地人对我讲述了远征军伤亡逾万血流成河的故事,历史厚重的帷幕突然掀起一角。面对暗夜如晦的茫茫长空,面对长眠地下沉默不语的无数抗战将士的白骨和他们被践踏的灵魂,我突然跪下,泪如雨下,痛不欲生。我明白自己已经是一个不肖子孙,愚昧、麻木、疯狂和偏见像铁锈一样壅塞了我的心灵。

后来我终于独自走遍怒江西岸的山山水水,进行首次千里大采访,祭奠被遗忘的抗日战场,我想我至此获得新生。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生命之旅,一次精神与灵魂的再生。是历史本身(不是书本或其他)引导我走向历史彼岸,走向我的精神家园,我相信,我的写作与人生至此开始。

我的惟一心愿是,谨以这本小书,献给我年迈而苦难的父亲,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一样活着或者死去,有名或无名的普通抗战士兵。

还需要提及一句,这部书的写作过程,由我太太周晓蔚负责业余誊抄。八十年代末我们仅有一间陋室,没有电脑,暑无空调,寒无暖气,抄写常在工作之余的夜间进行,四稿耗时一年又四个月,逾一百数十万字。那是怎样一项漫长的工作呀,个中甘苦只有我知她知。

值此《大国之魂》重印之际,心生感慨,权作再版前言。

2000年深秋 于成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