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第六站:深圳(3)

3.矛盾和彷徨:去深圳做什么?

仅仅130公里之外的地方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却与自己根本无关,这让王石坐立不安。王石立刻决定再去深圳看一下。

王石再次来到深圳的时候是1983年,这时他是在广州外经委工作。

火车一到深圳,原来给王石留下的印象整个变了!曾经冷清杂乱的深圳,突然就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尘土飞扬,都是塔吊、8吨的翻斗车,整个就是烟尘滚滚的一个大工地。整个热火朝天的场面让王石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他从心里强烈地感觉到:这次来对了,这才是他想要的!

原来,此时的深圳,在开拓者袁庚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后,浑然不觉间,已经成为一个被世界瞩目的建筑大工地。应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调遣,两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部队官兵正日夜兼程奔赴深圳参加基建大会战。

而此时的王石,面对深圳充满激情的召唤,并不是义无反顾的,他还是有些彷徨的:当年他已经30多岁了,女儿也已经出生,在广州已经有了稳定的家庭,并且他所在的外经委也是一个让人艳羡的单位。选择去深圳,就意味着要与家人分割两地,意味着要迎接没有了任何保障充满变数的生活。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抉择。

另外,要重新打造一个伟大事业的开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还没有辞职这一说,也没有人员灵活就业的政策。他要去深圳,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况就是:要辞职却辞不了,单位不放他,也不会给他办停薪留职。而他去深圳后没有档案,深圳的单位也没办法接收,原来的待遇没有了,特区待遇也享受不到。

尽管如此种种,王石最终还是狠下决心选择了深圳。

就像当初很多次他的选择不被别人理解一样,这次选择深圳同样是很多人不能理解。因为当时选择去深圳的很多干部都是三线干部,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才去深圳的。

但是王石一贯都是只认自己的理儿,他还是要去深圳了。

深圳这一站,对于当年的王石来说,依然是陌生的。从哪里开始,他完全没有既定的方案,一切都是让时代的列车带着走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