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站:新疆(1)

那年,王石17岁,入伍到了江苏北部的徐州,他被分配当运输兵。学成之后,他被分配到了新疆。这在那十年浩劫的岁月里,无疑是一块清净之地。从17岁到22岁,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王石五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吐鲁番盆地的那块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极其不方便的风口地段。

恶劣、枯燥的环境并没有打消王石学习的积极性,在军营里,他自学高中课程,抽空读司汤达的《红与黑》、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就这样,边塞戈壁风沙里,王石在书本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但是,仅仅有精神寄托是不够的,王石渐渐发现自己的根并不在军营,他要不断地尝试转变。

1.五年如一日:运输兵的日子

王石参军的新兵连在徐州,像其他的新兵一样,王石在新兵连里受到了严格的训练。他被分到运输兵连队,经过6个月认真的摸索和艰苦卓绝的练习,他由从未摸过方向盘的愣小子,成长为一个可以自己执行运输任务的运输兵。经考试完全合格后,被分配到新疆空九军汽车营,主要负责在南北疆运送军械给养。就这样,王石开始了他在新疆的军旅生涯。

俗话说,“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或许是上苍的特意安排,王石一进入新疆,满目漫无边际的戈壁滩,那种铺天盖地的荒凉迎面而至,很快将他环绕起来,使他顿生悲怆之感。王石不由得想起离开家前一家人围坐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一贯坚强的母亲给他的碗里夹菜的情景。他在心里大声地喊起了王维的那句诗:“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禁不住舔舔干裂的嘴唇,迎着戈壁一直向军营奔去。

30多年前的新疆的军营,都是安置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极其不方便的地方。王石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吐鲁番盆地的一个风口地段,据说刮大风的时候,连油罐在地上也放不住,会被风吹得在地面上乱滚。随着日复一日简单反复的起床、开车、吃饭、睡觉,那种感觉是极其枯燥、乏味、生硬的。王石刚参军时的兴奋、激动、好奇等情绪,在这种环境的无情碾压中渐渐荡然无存了。

王石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一个镜头是:自己在戈壁滩上开车,一天开下来,只能见到两个兵站的人,其余时间就是在烂得不能再烂的石头路上茫然地前行,伴随着车轮前行的,只有那种无处寄托的绝望。但是王石绝对是一个要强的人,即便这种部队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但是,他依然让自己成为这个集体里出类拔萃的人。

部队是个赞赏吃苦的地方,当时部队里农村兵比较多,农村兵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苦,肯干活。在新兵连的竞争就是吃苦,谁能吃苦谁就是老大,所以农村兵的优势一下就显露出来了。城市兵虽然有文化有涵养,却在这里变成了养尊处优。就为这个,在城市里长大衣食无忧却死要面子的王石在心里憋了一口气:“不就是干活吗?我也可以!”

在好胜心的驱使下,王石开始狠下心来埋头苦干,苦活累活他都抢着去干。做运输兵,也少不了要上上下下地搬东西,王石都是一股劲儿地扛到底,用苦力和战友们竞争。

努力就有回报。王石的拼命劲儿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在进入新兵连一年的时间里,王石入团、入党、当班长,进步非常快。

虽然如此,王石心中的空虚和压抑却日益剧增。

那时也是“文化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期,部队经常展开批判资产阶级的报告会。有一次,首长看中王石,让他上台发言。王石满心不情愿,一方面,他心里很紧张,这点他是遗传了父亲的基因,一想到要面对大场合、陌生人的时候就会全身冒汗;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不知道该讲什么。

但是军队里领导决定了的事就是铁定的,是不容改变的。这下可难为了王石,他只好先写了满满三大张纸的发言稿,反反复复地修改。而且到了那天,他又想出了一个充满个性的方法:将三张稿纸糊成了一张,卷成卷拿上台去演讲。

结果整个发言的过程,大家在下面听到更多的是王石在捋那张纸卷的声音。这可把在下面的指导员气坏了,等他下台以后,指导员狠狠地批评了他:“你个浑小子,搞什么名堂!”

其实王石的名堂根本就不止这些,他总是会出其不意地给大家制造些笑料出来,在大家眼里他也是很调皮的。有一次,读报会上,排长给大家念文章,声情并茂地读道:“××同志克克业业地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工作着……”大家听到这里,都没出声儿,只有王石猛地站起来了,大声打断排长的话:“排长,不是克克业业,是兢兢业业!”一时间,排长红了脸,顿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而台下的战友们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哄堂大笑了起来。

就像后来有人讲起王石的时候所说的那样,其实王石的性格决定了他在部队上完全有能力建立卓越功勋;但也有能力一地鸡毛,让所有领导头皮发紧,担惊受怕。可以说,在部队那5年中,他是领导看好的提拔苗子;也是领导们伤脑筋的调皮小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