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跃马终黄土(2)

“啊?!那将军是谁啊?”

张大哥见众人关注,得意地道:“那将军相貌堂堂,威武无比,铠甲式样正是我天朝二品将军所着铠甲式样,只是他的左臂却是已经断了的。”

清洛听到此处,心中一阵颤抖,那张大哥所言如雷击般轰鸣:他的左臂却是已经断了的。左臂断了的,是谁,难道竟是爹爹吗?只是爹爹又哪里来的铠甲,爹爹虽有武艺,却又如何能一人阻敌一日?如果爹爹阻敌一日,加上萧军赶至靖南山将燕兵赶回北岸,难道,难道自己竟在那洞壁中饮过五彩水之后昏迷了几日的时间吗?

那张大哥继续说道:“燕兵虽然勇悍,却也不是鲁莽之徒,他们本以为这次拿下开州渡过涞水,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却在路口遭这独臂将军挡道,自然是怀疑我军早已得知军情,在那路口处设下埋伏,要知那路口正好在一山谷入口处,如果贸然进入中伏的话,燕兵将会死伤无数。故此燕兵以为那独臂将军是诱敌之计,只好先按捺不动,更有年老的燕兵认出那独臂将军,心下胆怯,所以那独臂将军才能以一己之力阻敌。你们道,那独臂将军却是何人?”

“何人?”众人齐声问道。

那张大哥压低了声音问道:“不知你们可曾听说过十余年前我天朝曾经出过一位侍卫统领,姓李名正益,武艺高强,曾经在先帝接待外国使臣的宴会上连败四国武林高手,被先帝欣然赐名为‘铁胆忠卫’的?”

众人七嘴八舌地道:“听过听过,只是这李正益将军后来不是失踪了吗?又怎会这么及时地出现在靖南山呢?”

清洛的心慢慢地沉了下去,李正益,李益,难道这独臂将军真的竟是爹爹吗?只是为何从来未曾听爹爹提起过他辉煌的往事呢?

张大哥得意地道:“我也不知李将军为何会在靖南山突然出现,这也是何副将从俘获的燕兵口中得知的,只知燕兵中曾有官兵当年见过李将军,故能认出来。那燕兵得知阻路的是我天朝威名赫赫的李将军,便更不敢造次。那李将军在阻路之前,更曾令人在靖南山顶点燃三堆柴火,三股浓烟冲天而起,故此萧将军才能得知敌讯,在燕兵南下之前及时赶到。只是那位李将军却不幸,唉!”

清洛再也忍耐不住,从树林中闪身而出,在众官兵的叱喝中,几个起落,已至队伍的前列,抢过一匹军马,腾身而上,向靖南山赶去。

众官兵意料不及,加上天色昏暗,李清洛又轻功出众,竟一时来不及阻拦,待得回过神来,拉弓搭箭,一人一骑已去得远了。

进入秋季,山间的风便带些凉意,清洛心内焦急,担忧亲人,纵马而行,感觉山风像刀子般拂过自己的面颊,她心头的凉意渐渐扩大,四肢也慢慢酸软,靠一口真气支撑着,奋力催马,同时心头暗暗祈祷,求苍天见怜,一时希望爹娘、幼弟、义母能得逃战火,一时又暗暗希望那张姓士兵所言独臂将军李正益并非自己的爹爹李益,只是心中也隐然知道他所言非虚。

天彻底黑了,清洛也不知策马跑了多久,靠着一点点月光,她发现已到了那张姓士兵所说的爹爹横刀立马的山谷。空气中传来一丝血腥之气,她勒住坐骑,跳下马来,隐约可见有尸体躺于路边,有的还挂在路边的树上,想来是燕兵败退,天朝军队尚未来得及清理完战场。

清洛的心揪了起来,爹爹究竟怎么样了?她弯下身,深吸一口气,按住心头的恐慌,从一具尸体怀中摸索出了火摺子。她擦亮火摺子,点燃一根粗树枝,擎着火把去察看一具具尸体。

山间的夜风呜呜作响,林中不知名的鸟儿“哇哇”乱叫,也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查看了多少具尸体,那其中有燕兵也有天朝的士兵,一个个死状极为凄惨,有的被削去了整条臂膀,有的被拦腰一刀,有的肠子还露在体外,有的头盖骨被削去一边。

他们都是那么的年轻,看得出生前也是那么的生机勃勃,现在却一个个曝尸荒野,清洛心中不由得想起陆先生所教的一句诗词:“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中人。”她终于再也支撑不住,俯身呕吐起来,双脚一软,跪于尘土,轻声喃喃:“爹爹,您究竟怎样了?”

正在她伤心时候,远处又传来战马的嘶鸣声,清洛一震,从情绪中恢复过来,想来是她先前碰上的那一队天朝军士追过来了。

她向四周望了一望,依稀记得爹爹曾带自己到这个山谷中来过,山谷间有一条小路应该可通往自己所住的靖南山山腰。她站起身来,抹去眼泪,找到了那条小路,熄灭火把,向小路深处行去。尚未行得多远,已可见火龙接天而来,那队官兵终是追上来了。

官兵的声音越来越大,清洛却不担忧,这条小路,如果不是有心之人,白天尚无法发现,更不用说是这夜间了。她提起真气,发速行走,不到半个时辰,便已隐约可见自家的房屋,远远看去,爹娘房中像是透出一线灯火。清洛心头狂喜:莫非爹娘尚在家中?

她发力向家中奔去,待到屋前,看得真切,爹娘房中确实燃有灯火,清洛大喜,欲要大声呼唤,却见几人擎着火把从房中走出,不由得把到嘴边的呼声咽了回去,隐起身来。仔细看去,那几人身材魁梧,身着铠甲,看样式与先前碰到的天朝官兵服式相差无几,自当是天朝的将士。

大喜之后是失望,清洛一口气再也顺不过来,慢慢地坐于地上,却也知道控制着不发出声响。朦朦胧胧中那几个将士的话语传入耳中。

“何副将,燕兵的俘虏可曾说真切,那挡敌的英雄竟真是失踪十余年的‘铁胆忠卫’李侍卫吗?村民们可真是言道李侍卫居于此屋?”一清朗有力的声音问道。

“启禀萧将军,那些俘虏自身并不识得李侍卫,是他们的领军认得,并于阵前相询,而李将军也坦然承认。末将后来又曾向此地未及逃离的村民询问,得知李侍卫于十余年前搬到靖南山,修建此屋居住,自称姓李名益,想来定是李正益侍卫无疑了。”那何副将答道。

“这李侍卫十余年前失踪,先帝还曾派人寻找,想不到竟是居于此地,他可还有亲人?”那萧将军继续问道。

“禀将军,李侍卫一家四口,夫人姓林,尚有一子一女,我军进驻此地后,便在村民的带领下前来寻找,却已不见一人,想是李侍卫知战事凶危,早已遣散亲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