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石油危机,由此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日本的日立公司 深陷其中。公司首次出现了严重亏损,困难重重。为了扭转这种颓势,日本日立公司作出了 一项惊人的人事管理决策。
1974年下半年,全公司所属工厂2/3的员工共67 5万名暂时离厂回家待命,公司发给每 个员工原工资的97%~98%作为生活费。
这项决策对日本日立公司来说,是一项人事管理的权宜之计,它虽然节省不了什么经费 开支,但它可以使员工产生一种危机感,产生一种忧患意识。
1975年1月,日本日立公司又将这项决策实施到4000多名管理干部头上,对他们实行了 幅度更大的削减工资措施,从而使他们也产生了忧患意识。
同年4月,日立公司又将所录用的工人上班时间推迟了20天,促使新员工一进入公司便 产生了忧患意识,产生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这样做同时也让其他老员工加深了忧患意识。
日立公司采取了上述一系列管理措施之后,全公司包括新老员工都开始更加奋发地努力 工作,都绞尽脑汁为公司的振兴出谋划策。就这样,在忧患意识的诱发下,全体员工共同努 力,公司取得了十分令人满意的业绩。1975年3月,日立公司的结算利润只有187亿日元,比 1974年同期减少了1/3。而实施忧患意识管理之后,仅仅过了半年,它的结算利润便翻了一 番,达到了300多亿日元。
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从改变员工的惰性这个角度入手,适时地制造危 机,利用危机去攻击它、刺激经、克服它、战胜它,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不失为一个好事。 危机虽然可怕,但却是让员工展现自我、挖掘员工潜能的最有效的武器。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应如何把危机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呢?这可分成两方面来谈。
首先,我们应将危机意识落实在心理上,也就是心理要随时有接受、迎接突发状况的准 备,这是心理预防。心理有准备,到时便不会手足无措。
其次,在生活中、工作上和人际关系方面,我们要有以下的认识和准备:
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意外的灾难,生活怎么继续?要如何解决困难?
世上没有天长地久的事,万一失业了,有何退路?
人心会变,万一最信赖的人,包括朋友、伙伴变心了,如何应对?
万一健康出了问题,怎么办?
其实你要想的 万一 并不只这几样,所有的事你都要有 万一 怎么办 的危机意 识,并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尤其对于关乎前程与生存的事业,更应该有危机意识, 随时把 万一 摆在心里。当然,也不可总是心存恐惧,惶惶不可终日。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一般人被蜜蜂蜇过一次就会知道,对于蜜蜂最好不要去惹。笨人被蜜蜂蜇过几次才知道,而 聪明人看别人被蜜蜂蜇就知道。而实际生活中,看着别人被蜜蜂蜇就知道不要招惹蜜蜂的聪 明人毕竟还是很少的,大多数的人虽说听说过或者是看到别人被蜜蜂蜇,但仅仅只是看到或 听到了,蜜蜂毕竟还没蜇到自己身上,没有那份经历和痛楚,非得等到自己亲自被蜜蜂蜇过 一次以后,才真切地明白:不能招惹蜜蜂。
表面看起来这很奇怪,按理说已经知道别人被蜜蜂蜇了,就应该已经知道不要招惹蜜蜂 ,可为什么还不加强警惕,遇到蜜蜂绕着走呢?这就与人的侥幸心理有关,总 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倒霉的那一个,或者说总是存在着过多而且过于美好的希望,总希望会出 现转机,或者认为这次是个天上掉馅饼的好机会,于是就放松了警惕。
墨菲定律的实质告诉我们: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实质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不健康心理,心存侥幸者把由于偶然原因而得到的成功 或免去灾难的事实看做是具有普遍性的,或者认识到其偶然性的存在却盲目地认为自己可以 获得成功或免去灾难。心存侥幸者,总以为运气好,就一次,不会出问题的。侥幸是犯错误 的偶然,犯错误是侥幸的必然。侥幸一时,往往会不幸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