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就从个性中来(2)

马汶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他的爷爷是个京剧迷,书法、国画样样都拿手。马汶四五岁时,爷爷就教他练习书法,马汶的钢笔字刚劲有力,也是得益于书法。爷爷发现马汶嗓子好,是个能唱京剧的料,就经常带着他去听京剧,渐渐地马汶被京剧演员多种多样的脸谱、打斗、翻筋斗、舞剑、耍扇等深深吸引住了。他还告诉爷爷他也要唱京剧,爷爷当然很高兴了,就经常在家里教马汶唱京剧。后来,马汶在班里的各种晚会上都会唱拿手好戏,比如《追韩信》、《徐策跑城》、《坐宫》等等。

马汶曾有一段时间迷上了京剧里美猴王的表演,为此专门到剧团学习压腿、耍棍棒,还对着镜子练习转眼睛。马汶当时上初二了,只有周末才可以去练习,可是剧团经常要外出表演,他的“美猴王”的梦就没有实现,至今还挺遗憾的呢。

马汶的妈妈是一名大学韩语教师,马汶的语言天赋也不错,除了从小学英语外,他妈妈还教他学韩语。后来,他听到妈妈说日语和韩语都是一个语系,他又让妈妈给他报了一个日语学习班。他学习了两个多月,就掌握了基础知识,然后又自学中级日语。有了这些语言基础,他就将好的京剧选段改编成了韩语、日语和英语。

后来,学校组织了一次中日少年友好交流活动,马汶用日语唱了京剧《三岔口》选段。等马汶演唱完后,日本中学生都站起来为他鼓掌,纷纷伸出大拇指赞扬他,并要和他合影。有一个日本学生还要拜马汶为师,学习唱京剧。随后,马汶带领日本中学生参观剧院,对各种衣服、道具做了详细介绍。我在旁边几乎没有听懂马汶所说的,因为马汶是用日语和日本学生交流的。一位日本教师感慨地对我说,没有想到你们的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如此热爱。

现在不少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我认为,很大原因是在他们的生活中,看不到传统文化,也接触不到传统文化。就比如京剧等其他戏剧,只是被一小部分人所知晓,而戏剧的戏词也并没有走进青少年群体中。很多爱好戏曲的中学生大多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而非我们的教育。可喜的是,从二  八年开始,教育部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等十个省(市)的中小学校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一至九年级的学生将学唱十五首京剧经典唱段。虽然这种做法颇受争议,但我认为这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真希望有更多的戏剧艺术能够走进中学生,使他们能在欣赏中真正热爱这些传统的戏剧艺术。

马汶对京剧的酷爱,可以说是一个特殊个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时时受到京剧艺术的影响。他喜欢京剧的脸谱,不是因为这些脸谱造型独特,而是因为不同脸谱有不同的意义;他喜欢京剧的戏词,不是因为这些戏词唱起来好听,而是因为戏词的语言精炼有深蕴。他在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前,就决定要研究祖国语言。马汶在去英国时带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京剧光碟,他说要将自己喜欢的京剧带到国外去,让更多的人也喜欢京剧。

与星星的约会圆了梦想

对每个人来讲,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明确自己存在的理由,才会感到生活的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