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批评学生的内容必须具体?(2)

但是做什么事都缺乏认真态度的同学说:“你不是不能学好,我真的很着急你这种不怕落在别人后边的精神状态,将来你也要走向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怎么能适应呢!我盼望着、等待着,有一天你忽然知道奋起直追了,给我一个惊喜吧!”

老师可以把自己为一个学生的不良行为而苦恼、焦虑、着急的心情告诉学生,从而唤起学生产生要改正的愿望。

你知道“惩罚是教育失败的根源”吗?

这句话我是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看到的,细想想,很有道理。我们不知道遇见多少淘气孩子,整天挨老师的批评,整天被家长打骂。这样惩罚的结果是把他们教育好了吗?未必!一个学生常常和同学发生矛盾,自然同学关系不好,一了解,他在家几乎天天挨家长的打骂。我知道后,问他的妈妈:“你打了好长时间了,孩子进步了吗?”“没有一点进步,所以我才打他。”“既然用打的方法不能让孩子进步,你就别打了。而且因为你打孩子,我这里的说服教育也很难起作用。”后来,她不再打孩子了,我们的教育才渐渐生效。还有一个家长小时候是大队长,谁知他的女儿一上学,上课很不守纪律,急得这位家长总是打孩子。我对他说:“你不要再打了!这不是在协助学校教育孩子,你必须马上停止这种教育方法,不然这个孩子就不好教育了。”正好他出差了,我每当看到孩子在课堂上安静几分钟时,就马上表扬。就这样,孩子进步了,后来还被同学们选为小干部。

哪些做法属于“惩罚”的范畴呢?最常见的是口头批评,对学生没完没了的数落,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对学生的做法、看法总是持否定态度,用眼睛瞪学生,不理睬学生,把学生轰出教室,让学生长时间站着,让学生一动不动地坐几十分钟,课间不许学生出去玩,不让其他学生和他玩等等。惩罚的结果是让学习吃力的学生更加自卑,让常常出现问题的学生更加自暴自弃,让顽皮的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让这样的学生失去了童年的欢乐。

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能批评吗?不是!没有批评就等于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讲清其危害,告诉孩子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对别人、对自己、对集体有什么不好。

有一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上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时,一次听一位美国心理学专家给我们讲课,他让大家提问题。他总是在说怎样鼓励孩子,于是我们这边的几位老师就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们的教师和家长是怎样惩罚有不良行为的孩子的?”他看了看纸条,没有理睬,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坐在别处的老师也递上一张纸条,还是这个内容。于是,这位专家用一种似乎是不屑于回答的态度,说:“我们一般不用惩罚的办法,只是告诉孩子哪样做是对的,哪样做是错的。”这个场景深深地刺痛了我,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我们总想着怎样惩罚孩子?这种思维方式的出发点就不对了!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比我们的孩子创造性强?因为他们的家长注重鼓励孩子、尊重孩子!我们动不动就想着惩罚,这种做法不知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创造性呢!

你在否定一个学生的行为的时候,想没想过

“我是不是在扼杀一个人才”?1986年,我看了尼克松写的《领袖们》,他访问中国时,一个中国教育家曾对他说:“在我们的制度下,我们为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然而我们失去了我们的邱吉尔们。”邱吉尔在尼克松心目中是一个出色的人才。这句话提醒我,不要因为我的做法欠妥而失去一个人才,有时候我在狠狠批评一个孩子时,脑子里会闪出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在扼杀一个 邱吉尔 ?我是不是在扼杀一个人才?”这会让我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于是,我会对孩子的越轨行动更加细心地分析,多一些理解和引导,少一点厌烦和压制,有意识地为孩子们发挥他们的各方面才能创造广阔的天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