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未来社会需要真正的中国人(4)

《报告》指出,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整体上比知识经济最发达的美国要落后40多年。从包括知识的生产、投入、激励、存量、流通等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看,如果把美国现有水平作为一个发展标准,以1来衡量,我国仅有0 26。我国1996年知识产业发展度为23 1%,还不及美国50年代29%的水平。

“北京现代化进程研究课题组”在对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差距。按照课题组设立的现代化进程标准,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组、较发达组和不发达组三大类,不发达组分为较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两个等级,中国在25个较不发达国家中排名最后,这意味着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至少相差45个位次。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指出,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中国缩小与美国的三大差距(知识差距、教育差距、信息差距)需要调整政府投资方向,从竞争性投资转向非竞争性投资,从硬件投资转向软件投资。尽管中国是世界上国内投资率最高的国家,为42%,大大高于美国18%的水平,但大部分属于硬件(厂房与设备)投资,而软件(指R&D、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机构等)投资占GDP比重明显偏低,不足美国的一半。未来几十年中国政府需要大幅度提高对软件与人力资本的投资,例如:教育投资、R&D投资、卫生医疗与全民健康和社会保障的投资、计划生育与人类生殖健康的投资等。

第三,中国的全球竞争力。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在最新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2009》中,中国在全球134个参评经济体中,排名由去年的34位上升4位,跻身世界前30强。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最新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指出,美国仍旧被它列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2004年,中国竞争力排名是第24位,中国成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2005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31位;2006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18位,评估认为中国内地最缺乏资深管理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印两国排名都被甩在后边,中国内地排在第37名,印度排在第54名,其中污染及城市规划一项,中国内地倒数第一;2007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15位,但这个位次提升不意味着已经处于竞争力最高群体。企业效率排名仅居第26位,基础设施排名仅居第28位。

另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年全球竞争力排名,在这份覆盖了125个经济体的报告中,中国排名第54位,较2005年下降了6个名次,我们的邻国印度排则为第43位。

2009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报(WCY)显示,在这项对世界57个主要国家进行的比较研究中,中国2009年的排名从第17位下滑到20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领域有:公共财政(第1位)、就业(第2位)、经济内需(第2位)、国际贸易(第5位)和科技基础设施(第6位)。较弱的领域有:卫生与环境(53位)、管理(51位)、教育(49位)商业物流(43位)等。

另外,本年度年报还针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形势,评出最能经受危机考验的国家,丹麦排名第一,印度和中国分列第13和18位。可见,我国在这项指标方面还不及印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