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面向全体原则(2)

实现“面向全体原则”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

一是选择内容。

教学的内容选择,包含一节课教学进度、难度的控制、例题习题的选择,都要以所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可接受水平为依据。过快的进度、过高的难度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过于缓慢的进度、过于简单的问题,也会降低学生的课堂参与面与思维参与度,不知不觉地导致“面向少数”教学现象的发生。

二是分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要求、评价标准、课堂指令、课堂练习等方面都要进行分层次要求,以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都能在不同层次上得到课堂参与机会,获得教师与同学帮助的机会。

三是关注个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行为,实施“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关注个体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他们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有意识地把课堂学习权、表现权、思考权、质疑权、互助权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努力实现“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教师重视”的课堂目标。

贯彻面向全体原则,既不能以全班学力最低的学生为准,人为地降低教学难度、放慢教学进度,也不能以“学科尖子生”为准,更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做到既能关注全体、又能兼顾个体,才是对面向全体原则的最好诠释。

读书导航